黃巾亂世 第六十九章 對陣長社,質與量的較量(九)(1 / 2)

上文書說到劉騫率領部隊來到中牟城。皇甫嵩、曹操等人迎接劉騫入城,宴請一眾將士。

常言道救戰如救火,劉騫心係前線,因此並沒有在中牟停留多長時間。短短一夜過後,劉騫便帶領麾下四五萬人馬穿城而過。皇甫嵩欲統兵相隨,劉騫留一手諭給他,告知曰:“公且等騫之信報,到時再以此手諭行事便可。敵之未盡除,城不可無軍;故公等尚需遣人至官渡暫守,兵不需多千餘人即可。”什麼意思呢?劉騫告訴皇甫嵩說:老將軍不要著急,你隻需要等到我給你送來信報讓你出兵的時候,你再依據這個手諭中的內容依計行事就行了。現在敵軍還沒有徹底除盡,所以城中不能夠沒有軍隊把守;因此,還需要老將軍你們派遣軍兵到官渡守護,不過兵馬不需太多,隻要派遣一千來人就行了。

他的言外之意是告訴皇甫嵩,現在暫時還不需要你這的兵力,你做好城防就行了。如果需要的話,會派人通知你的。隻是他說的有些委婉罷了!

中牟至長社的路程不是很遠,即便是一幹步兵行進速度不是很快,在黃昏前,他們就趕到了劉備和張飛已經安紮好的營盤。

書說簡短,趙雲一路趕往天柱山,那是馬不停蹄、人不惜汗,日夜兼程,餓了就飲食一些幹糧和冷酒,困了就地找個僻靜之地休息休息。不知道已經過了幾個日出日落,這一日,終於來到了天柱山腳下。

這天柱山形如其名,山高萬丈,聳入雲端,樹木密密蔥蔥,半腰之上雲霧繚繞。在天柱山的半腰之上,有座道觀,名曰慈公觀。左慈便在此觀中修行。

趙雲來到觀前,隻見早有童兒立於門前等待。

“師傅早已算知,今日師兄回觀。特命紫鶴在此等候師兄。”童兒見趙雲下馬說道!

這名自稱紫鶴的童兒年不過十四五,和自己下山之時相差不多。想當初,自己下山時,此童兒剛剛八九歲、身高不過四尺,如今已經長大,身高也已經近六尺。趙雲笑著說道:“師弟這幾年過得可好?幾年不見,你長高了很多!”

“師兄見笑!師兄不是也變化了很多嘛?當初師兄下山之時,隻不過與師弟我現在一般。如今師兄已經是朝中的將軍了!”紫鶴說道。

“師傅現在可好!”趙雲沒有在和師弟紫鶴敘家常,想知道師傅的情況。

“還好吧!師傅今天早上把我叫到他那裏告訴我你要來,讓我來接你的!”說著,紫鶴便結接過趙雲的馬匹,引著趙雲向裏麵走去。

趙雲和紫鶴兄弟二人一路敘舊,很快就來到左慈的房前。紫鶴在門外稟報:“師傅,趙雲師兄到了!”

就聽見屋內一聲蒼老的聲音說道:“好了,紫鶴你下去吧!雲兒,進屋來說話!”

“是,師傅!”趙雲依言,開門進屋。

屋內,左慈盤膝坐在臥榻之上,微閉著雙目,見趙雲進來並沒有說話。

趙雲來到榻前,撩衣裙跪倒在地,叩首說道:“不孝弟子趙雲給師父請安了!”

“回來啦!”左慈微睜雙眼,看了一下趙雲,“你這幾年過得不錯呀!都當上將軍了。那個劉騫為人怎麼樣呀?”

“回師父的話,他為人忠厚、識大義有大誌,更懂得體恤下屬,知道安黎民以天道。當初雲隨他奔赴遼東,他推行了五項法令,使得遼東短短幾年的時間城外了一方富庶之地。此番黃巾叛亂,他更是倡導優待俘虜之政策,善待亂軍俘虜。他時常告誡我們說,官不逼迫百姓,百姓是不會造反的。還說,其實百姓們的要求是很低的。他們是不過希望我們這些為官者給他們一個太平的世道,讓他們能夠吃得飽、穿的暖、有個地方睡覺罷了!”說著,趙雲看了看左慈,見其隻是低頭沉思,繼續說道,“當初我等六人皆受其恩惠,其不索求,反而與我等結為兄弟。是故,弟子認為此人當可追隨。”

“你可知其本是落魄之人?可知他之今日乃是得利於其賄賂朝中常侍張讓所得?”左慈聽完,問道。

“此事弟子知道。弟子曾向大哥詢問過此事。大哥問我到:‘等如果手無權勢當以何為民做事?又如何鏟除奸孽亂黨?現如今朝中日暗,我等如何暫養實力?不借住其勢力可有出路?古人雲:大丈夫能伸能曲。我等成大事者,需注意此。’後來我又問他:如何處理才能處理好這些事情。他說:你可看過池塘中的蓮藕?當時弟子不明其義。”趙雲說著停頓了一下。

“池塘中的蓮藕?什麼意思?”左慈聽到此,有些感興趣的自言自語的說道。

“後來聽二哥關羽解釋才明白怎麼回事兒。原來這個問題不隻我一個人問過。二哥說:這是大哥教育我要像池塘中的蓮藕從淤泥中撈出來卻沒有染上一絲汙穢那樣對待現在的世道。要把握好自己,不要讓周圍的人情世故幹擾自己原來的本性。”趙雲解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