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青州黃巾賊再起,孟德破賊初興勢
益州、荊州、秦州和長安所在的雍州,因為劉騫起兵討伐董卓的蝴蝶反應,幾路諸侯皆處於一種遣兵爭霸的狀態下。就在此時,山東青州之地黃巾餘孽有起波瀾,一時之間北海、泰山、樂安等地人心惶惶,多有官府官員棄官奔逃,躲避禍亂。
亂世造就英雄!而亂世之中,草莽之內,更有諸多野心勃勃之人,趁亂其事,或謀取短時間內的安逸,或謀取長時間的功德。是故,各方諸侯擁兵自重,是成一方野心家,自不為怪;那些州郡適逢天災,又鬧民荒,草莽之中,有膽大包天之徒,揭竿而起,集數萬百姓,舉木棍為刀兵,亦成一股勢力。正是此時中原之寫照,更是漢室江山如危樓欲傾之腐磚。
泰山賊黃龍自追隨大良賢師張角叛亂失敗之後,逃回泰山,隱姓埋名數年。如今得知董卓弄權,諸侯皆反。他自以為天賜良機,便四處遊走,聯絡昔日太平道教友,欲意再起,稱之為提天公將軍報仇雪恨。
這一日,他聯絡了北海郡的楊鳳、樂安郡的司隸、章丘的平漢子、曆城的計大綱、博揚的劉石等等數人,於泰山秘密會盟。7
“諸位,天公將軍仙去之後,我等時刻在都想著為將軍報仇。然前幾年,朝廷尚且穩定,我等沒有複仇機會。如今,董卓弄權,天下諸侯聚集而討之,迫其協天子歸於長安。而天下諸侯,盡有野心之人,已乘此機會,獨霸邊疆,不受朝廷節製。此天降良機,正是我等再興義兵,為天公將軍報仇雪恨。”見楊鳳等人到齊,黃龍便將自己計劃好的事情說了出來。
楊鳳曾經和張梁、張寶擺過九宮八卦陣。劉騫破獲九宮陣之時,九宮軍斬殺了楊家數人,其中更是有楊鳳的兩個兄長楊龍和楊虎。因此,他對朝廷深痛惡絕,聞聽黃龍領頭起事,毫不猶豫的說道:“自從天公將軍仙去之後,我等兄弟的日子都不好過!那朝廷的狗官是不是得拿‘黃巾餘孽’為借口,斬殺那些不肯去服勞役的壯丁。很多兄弟一時氣憤,與他們理論,反倒遭了狗官的毒手。黃龍大哥,你說吧!你挑個頭,咱們兄弟接著。”
平漢子,原名平風,章丘本地人。因為平時好打抱不平,深得鄉裏百姓愛戴,都稱其平漢子,故傳道開來。他是看慣了那些貪官汙吏的作威作福,看慣了百姓生活水深火熱,看慣了士族豪傑驕橫霸道,也明白自己單幫很難起事。見楊鳳率先開口支持黃龍,他也接口說道:“黃龍把頭(黃龍是泰山竹幫的把頭大哥),我們兄弟支持你。”
計大綱、劉石等人也都表示支持。
黃龍見到諸位兄弟都支持自己,便說道:“青州地境太大,我認為大家約定時間,共同起事,使得官府軍隊難以顧及。不知各位兄弟以為何?”
“我觀星象,三日後子時乃是殺人越貨之期。不如我等就於三日後一同舉事?”計大綱原本是右懷居士的侄子,曾跟隨右懷學藝數年,亦善觀星象。自從右懷敗於九宮陣死後,他便非常仇視朝廷。
“既然計大師已經確定了時間,那我等就在三日後的子時一同舉事。還有三天時間,我等就下去聚齊兄弟,一舉拿下各自郡府、縣衙。對了,昌邑的於富送信來說,我等若是商定了時間,便轉告他一聲。楊鳳兄弟,你回去後派人通知他一聲。”黃龍說完,舉起手中酒樽,向眾人邀飲,說道:“為了天公將軍在天之靈的安息,為了我中原百姓日後的安樂,來!兄弟們,幹了!”
眾人皆舉杯,共同飲完。
黃龍又言:“三日子時共同舉事,取下郡縣之後,一同殺往臨淄。哪個先進臨淄,我等便立哪個為王。”
言畢,割破手指,歃血為盟。
眾人皆割破手指,歃盟。
三日後,黃龍攜五萬七千餘人突襲了泰山府,圍殺泰山府內鎮守郡府的兩千七百名官兵和三百名衙役。
這些人大多身著布衣,手持木棍;隻有少數領頭將領身上穿著一絲半縷的破舊甲胄。他們先是扒光了那些官兵身上的軍裝和皮甲,接著又打開了郡府的兵器庫開始武裝自己。很快,黃龍手下便出現了一支一萬多人身穿製式鎧甲、手提管製兵刃的武裝和一支身穿布衣或半戴頭盔或斜穿半甲、手提木棍的民兵。
同時,北海、樂安、章丘、曆城、博揚、昌邑等地皆發生了百姓暴動,郡守府太守和縣令或逃或死。一時之間,青州地境黃巾再起,風卷全州。青州刺史被迫據守臨淄城,又遣使求救與長安。
很快就有信報傳到長安。董卓見信,遞於一旁的皇甫嵩。皇甫嵩接過信報,稍微觀看,便言:“臣下可保一人,可破此黃巾?”
董卓聞言,問道:“何人?”
“曹操曹孟德!”
“大膽!那咕噪小人豈可當得此任?他可與了你多少好處?”看來董卓還是記恨曹操發檄文討伐他之事,痛失了皇甫嵩一番。
“還望太師息怒。此番乃是一石二鳥之計。”皇甫嵩一反常態,並沒有唯唯諾諾的告罪,竟然直言不諱,“遣曹孟德與那黃巾餘孽交戰,一可平複戰亂;二可削弱曹孟德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