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董卓 第169章 楊懷大義收程銀,戰韓遂周倉逞威(1 / 2)

第169章楊懷大義收程銀,戰韓遂周倉逞威

上文書說道法正設計好好算計了韓遂一番,楊秋驅八前羌族騎兵掩殺了霍峻、孟達數千士兵。正在霍峻、孟達二人著急突圍之時,楊秋隊伍後麵傳來了喊殺聲。

卻是鐵龍山軍分區的大將楊懷、方明、方夜三人引領萬餘精兵救援而至。話說傍晚時分,周倉等人趕到距離金城不住二十裏之遙。法正所派遣的信使便迎上了周倉,將法正書信交到周倉手中。

周倉打開信件,尚目觀看,知夜間大戰在即,立刻傳令架鍋灶飯。又使流星探馬火速趕往金城外,打探敵軍動向。直到入夜之後,韓遂的一切動靜全部落入了周倉的探馬耳目之中。正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伏於金城要道之上的程銀所部,聞聽霍峻、孟達大營嘈雜之聲驟起,便知楊秋襲營開始,程銀傳令士兵高度關注金城的援軍,一旦出動,圍殲之。

果不其然,未過多久,龐羲引領一眾士兵打開城門,急匆匆趕往霍峻、孟達二人大營方向,準備增援。

程銀一看,龐羲所部不過五六千餘,完全可以被自己吃下。等到龐羲所部全部進入自己的埋伏圈時,他一聲令下伏於兩側的萬餘士兵盡起,往道路之上撲將過去。

奇怪的是龐羲所部好像知道有人伏擊一般,將兵分成兩隊,各有王堯、王瞳兄弟引領反而朝著程銀所部撲來。

程銀心中正在納悶,就聽見身後有人高喊,“程銀,休要張狂,少要得意!汝已被包圍,因何還不投降?”

不隻是程銀,就連他所部的士兵聞聽此言,全部都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反身觀看。就見自己身後不知何時埋伏了一支軍隊,完全將自己包圍了。

此時,程銀死的心都有了。心中暗道:何時被敵人包圍了?怎麼自己一點感覺都沒有呢?現在怎麼辦呢?

他這心裏正在泛著嘀咕,那邊為首的大將楊懷高聲喊道:“程銀將軍,韓遂逆天行事,助紂為虐。公隨之,可慮後果耶?”

程銀見龐羲、王堯、王瞳三人所部據守道路兩旁,而外圍那萬餘士兵在據守高處,完全一副內外夾擊,裏應外合之勢,今日若想平安無事,恐非戰之力也!又聞聽楊懷此話,心中明白,這是在說服自己,心中不由猶豫起來。

半晌,他抬起頭來問道:“敢問將軍何人?此話何意?”

“某乃征西將軍駕下綏中將軍楊懷是也!征西將軍有好生之德,故我等屬下之人向來秉承主公之意誌。然將軍乃明理之人,又何故自裝糊塗乎?”

“我等若降,不知將軍如何處置我等?”程銀知此時唯一活命的機會便是投降,故問道。

“將軍若降,順歸主公。主公自然以將軍之能,冊封將軍之位。所轄士兵願從軍者留為軍用,願歸鄉者發放盤纏送其歸鄉!”楊懷見程銀問及,便將劉騫對待俘虜的一般紀律告之。

“諸位兄弟,如今我等被圍,若想活命,要麼拚死突圍,要麼投誠安命。吾久聞征西將軍之威名,又知此番韓遂興不義之兵,故欲投征西將軍麾下!大家願留於軍中效力便留下,若不想從軍,放下兵器,解下鎧甲,綏中紹安將軍答應你等戰爭之後便發放盤纏,送大家歸鄉。”得到楊懷的首肯,程銀當即投誠,又告之部下軍士。

一時間,程銀麾下士兵紛紛接下鎧甲,丟下兵刃,集中一起等待盤纏發放。願意留下的士兵不過兩千餘人。

楊懷和龐羲稍作商議,留下王堯、王瞳兄弟與千名士兵看守那些俘虜。然後龐羲和程銀各自引領自己所部朝著張橫埋伏的地方趕去。楊懷、方夜、方明三人自率部趕往霍峻、孟達二人大營救援。

在眾目睽睽之下,程銀所部竟有幾名士兵悄然逃跑,其中一名百夫長乃是張橫的族弟。此人逃脫之後,火速趕往張橫埋伏的地點,將事情經過訴說一遍。張橫大驚,急忙帶領所部五千兵馬連韓遂大營都沒回,徑自趕往隴右而去。於是乎,張橫成了韓遂戰場上的第一個逃兵。

龐羲、程銀趕到張橫埋伏的地點時,張橫等人早已人影無蹤。楊懷三人自然毫無阻擋的進入了霍峻、孟達的大營。

這就是楊懷、方明、方夜三人統兵救援的一番經過。

再說楊秋一見敵人援兵趕至,心中大驚。忽一抬頭,他看見霍峻、孟達二人的大營後麵還有一個可容四馬通行的營門,心中大喜。暗道:真是天不滅我!

隻見他把手中長槍一揮,帶著身邊親衛朝著那個營門掩殺過去。要說他楊秋指揮八千騎兵作戰,那是抬舉他!就連呂布也不敢說他可以指揮八千騎兵作戰。那是一個照顧不過來的。呂布甚具騎兵統領之能力,但是其若想完全掌控一支騎兵戰場作戰的話,他最大限度是五千。多出來的那三千,便是任其自我發揮了。而楊秋充其量能夠指揮一兩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