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報父仇曹操興兵,求救兵引狼入室
上文書講到曹操迎接鑾駕到許昌,喚作許都。蓋造宮廷殿宇,立宗廟社稷、省台司院衙門,修城郭府庫;封楊彪、樣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賞功罰罪,並聽曹操處置。曹操自封為大將軍武平侯,以荀彧為侍中尚書令,荀攸為軍師,郭嘉為司馬祭酒,劉曄為司空倉曹掾,毛玠為典農中郎將,催督錢糧,程昱為東平相,範成、董昭為洛陽令,滿寵為許都令,夏侯敦、夏侯淵、曹仁、曹洪皆為將軍,呂虔、李典、樂進、於禁皆為校尉;其餘將士,各各封官。
自此朝中大權皆歸於曹操:朝廷大務,先稟曹操,然後方奏天子。
此事一定,曹操勢力貫通兗州、司州,使李典領兵屯,曹洪率大軍鎮守洛陽。後又遣泰山太守應劭,往瑯琊郡迎接老父曹嵩。
曹操的父親曹嵩自陳留避難,隱居瑯琊;當日接了曹操的書信,便與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餘人,帶從者百餘人,車百餘輛,徑望許昌而來。
道經徐州,太守陶謙,字恭祖,為人溫厚純篤,向欲結納曹操,正無其由。此番得知曹操迎接老父從此經過,遂出境迎接,再拜致敬,大設筵宴,款待兩日。
曹嵩將欲行,陶謙親自送其出城,又差遣都尉張闓,將部兵五百沿途護送。
曹嵩一眾家小在張闓德護送下到達細陽。此時正值夏末秋初,天氣變化莫測,大雨驟而至,眾人隻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曹嵩安頓家小,又命張闓將軍馬屯於兩廊。眾軍衣裝,都被雨打濕,同聲嗟怨。
張闓一路上看到曹家行李輜重頗豐,早已動了邪惡的念頭。趁著避雨之際,他召喚手下頭目於靜處商議曰:“我們本是黃巾餘黨,勉強降順陶謙,未有好處。如今曹家輜重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隻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此計何如?”
這一眾軍士多是亡命之徒,見利忘義,豈有不應允之理。
是夜,風雨未息,曹嵩正襟危坐,忽聞四壁喊聲大舉。曹德提劍出屋查看,竟被兵士搠死。曹嵩倉惶之中引一妾室奔入方丈後,欲越牆而走;妾肥胖不能出,曹嵩一時驚慌大急,隻得與妾躲於廁中,被亂軍所殺。
應劭死命逃脫,又聞聽曹操為人凶殘,便投袁紹去了。
張闓殺盡曹嵩全家,取了財物,放火燒寺,與五百人逃奔淮南投袁術去了。
後人有詩曰:
“曹操奸雄世所誇,
曾將呂氏殺全家。
如今闔戶逢人殺,
天理循環報不差。”
那些應劭部下的軍士有逃命出去的,往報與曹操。
曹操聞訊,悲傷至極,伏地嚎啕大哭。眾人急忙救起。曹操咬牙切齒的說道:“陶謙縱兵殺吾父,此仇不共戴天!吾今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雪吾恨!”遂留荀彧、程昱領軍三萬守許都、陳留、濟陰、東郡,其餘盡皆殺向徐州而來。以夏侯惇、於禁、李典為先鋒。
曹操傳令三軍: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屠戳,以雪父仇。時下,曹操十餘萬大軍盡數奔向徐州殺來。大軍一過細陽,便開始了慘無人道的屠殺。一時間,徐州百姓莫不驚慌,百裏之內人心惶惶。大路、村莊、荒野屍首到處可見,昨日尚有百姓鼎沸、安居樂業,今日已變成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萬屋寂滅,隻見鷹鴨覓食,一副修羅地獄就在曹操這個為父報仇的孝子賢孫的野心下出現了。
消息傳開,徐州百姓莫不奔逃。
九江太守邊讓,與陶謙交情深厚,聞知徐州有難,親自領兵五千來救。被曹操遷怒甚深,曹將夏侯惇引兵於路上截殺。邊讓不敵,被夏侯敦斬殺;五千士兵悉數陣亡。東郡從事陳宮,亦與陶謙有舊,又見聞曹操報仇,盡斬殺無辜百姓,星夜趕到曹營,覲見曹操。曹操自知陳宮此番乃是為了替陶謙做說客,本不欲接見;又感覺昔日陳宮有恩於自己,遂請陳宮入帳相見。
陳宮一心係天下百姓,進而告曰:“今聞明公以大兵臨徐州,報尊父之仇,所到欲盡殺百姓,某因此特來進言。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闓之惡,非謙罪也。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仇?殺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曹操見陳宮此番言語,心中本有昔日陳宮相棄之怨,脫口而出:“公昔棄我而去,今有何麵目複來相見?陶謙殺吾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公雖為陶謙遊說,其如吾不聽何!”
陳宮無奈告辭而出,歎曰:“吾能為何?未能就公,吾亦無麵目見公也!”可見其與陶謙之間的情誼匪淺,遂馳馬投濮陽呂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