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救許都曹操退兵,假聖旨呂布入徐
上文書講到呂布受其嶽父曹豹所請,盡起大軍救援徐州。途中,謀士陳宮假計攻擊東郡,謀取山陽縣。呂布軍大敗曹軍大將於禁,曹性又射殺山陽守城的唯一將領巡城都尉。縣令和城內一眾小官哪裏經得起如此陣勢,那衙門的捕頭更是主動地打開了縣城的城門,放了呂布等人入城。
再說徐州戰事。孔融、田楷二人皆引兵前來救援陶謙。隻是礙於曹操威勢,距徐州百裏外就安營紮寨。孔融前去見了田楷,商議此事。田楷言道:“不若先以書示操,勸令解和。操若不從,我等再進軍徐州,與陶恭祖一同破敵。”孔融以為是,遂再書一封,使人送與曹操。
曹操正在中軍大帳之中,與郭嘉、夏侯惇等文武諸臣商議攻城之事,轅門士兵來報有孔融書信。曹操奇之,拆而觀之。書信大概如斯:“融自青州得拜公顏,嗣後天各一方,不及趨侍。向者,尊父曹侯,實因張闓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黃巾遺孽,擾亂於外;董卓餘黨,盤踞於內。願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後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國難:則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曹操看罷書信,擲於地上,怒極大罵:“孔融何人,敢以書來勸我休兵!且書中頗有譏諷之意!氣煞我也!”遂命人斬殺來使,又欲使兵竭力攻城。
郭嘉在側諫言道:“孔融、田楷引兵遠來救援,先禮後兵,主公當以好言答之,以慢其心;然後進兵攻城,城可破也!”曹操從其言,便使讓人留來使休憩,並好酒款待,候發回書。
正在商議之間,卻聞流星探馬前來稟報:“主公大事不好!”、“主公大事不好!”連番竟然進來兩個探馬同時報起禍事。
曹操大驚,問其由。一人答道:“呂布起濮陽之兵徑往徐州救援,不想過我東郡,停滯不前。竟起兵攻占了我山陽縣,伏擊了於禁將軍。更有兵進東郡的樣子。”
另一人稟報:“張濟使其侄張繡為主將,許邵為軍師,起大軍五萬,出弘農,過虎牢,抵於滎陽。曹仁將軍於虎牢關截之,不過連敗四場,兵退長社。”
原來,張濟在雍州收了李傕的兩個侄子李別、李利的殘軍舊部,得了馮翊,勢力見豐。又與扶風太守楊奉結成聯盟。時不時,二人便結在一起商議、討論曹操劫走天子之事。這一日,張繡於街上碰上一賢士,此人頗有賢名,姓許,名邵,字子將。曾稱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張繡引其來見張濟。張濟大喜,擺宴款待。許邵言道:“曹孟德起兵征伐徐州,明則為父報仇;實則謀取徐州之地。三則為正其漢相之威名也。”
張濟問計:“曹操引大軍東去,許昌豈不空虛?公以為,我叔侄可否起兵討之,以救天子乎?”
許邵目有讚賞之意,說道:“此時不出,更待何時?公以為若是正麵相對,可是曹操之對手?”
張濟自問自己十幾萬大軍不是曹操二十幾萬大軍的對手,但是此時曹操許昌空虛,勢必可攻其弱勢。遂邀許邵為軍師,張繡引大軍兵進許昌。
張繡在許邵的指點之下,先是在虎牢關,以四麵埋伏陣破了曹仁首次攔截;又在汜水關,以強勢攻勢,槍挑曹仁十二處傷口,打敗曹仁兩萬大軍的攔截。最後直接迫使曹仁退至滎陽、中牟,最後守於長社。
兩個消息都如此焦灼,竟然一個比一個嚴重。曹操都有些傻了:“許昌有失,使吾無家可歸矣,不可不亟圖之!”
郭嘉在側,說道:“主公莫急。呂布不足慮也!此人有勇無謀之輩,主公隻要矯詔冊封其為平東將軍,令其駐守徐州。其得此喜功,必然不攻東郡,而入徐州。我東線得解。許都有荀彧把守,暫時無憂。我軍隻要即可刻回師!主公正好賣個人情與孔融,退軍去複許都。”
曹操應之,即刻答書與孔融,拔寨起營,退兵返回許昌。又使人假聖旨趕往山陽傳於呂布,使其即刻趕往徐州。
且說來使回見孔融,孔融大喜,遂與田楷入城箭陶謙,呈上書劄,言曹兵已退。陶謙大喜,延請入府,大擺酒筵款待二人。
飲宴之間,忽聞曹豹請呂布至。
陶謙、孔融和田楷三人急忙出郭相迎。畢竟呂布兵敗之前因除卻董卓有功,天子封其為撫軍大將軍。陶謙三人皆為當朝大儒,世俗禮儀之心頗重,焉有不出郭相迎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