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亂世,逐鹿中原 第208章 太史慈力搏霸王,俊周瑜巧奪廬江(1 / 2)

第208章太史慈力搏霸王,俊周瑜巧奪廬江

上文書講到孫策大敗張英得了橫江,兵過巢湖,向著廬江進發。劉繇大怒,欲取罪於張英。其麾下大將陳橫、陳武、樊能紛紛勸阻:“主公,陣前斬將恐失了軍中士氣!”其實劉繇本就是形色於表,給眾將做樣子而已。張英乃是他部下親信,焉能斬首示眾?

劉繇接納了陳橫的建議,留陳武引兵鎮守廬江;親自帶著張英、陳橫、樊能、太史慈,統領大軍趕至雞籠山,陳兵於神兵亭南。

孫策領兵趕到雞籠山,早有信報告之劉繇陳大軍守於神兵亭南麓,遂於嶺北安營下寨。待一切安頓停當,孫策使人找來當地土人詢問:“此山之中可有光武大帝廟宇所在否?”

土人遂告之:“嶺上有亭曰神兵亭,乃光武大帝昔日陳兵之所在。後於亭後建廟。”

孫策大喜,向麾下主將言道:“吾夜夢光武大帝召我相見。今光武大帝廟宇建於山上,某當往祈之。”

長史張昭聞言大驚,上前進諫:“主公不可也!嶺南乃是劉繇軍寨,倘有伏兵,我等奈何?”

孫策不以為然,笑著說道:“神人保佑於我,吾有何懼焉?”

言畢,遂整裝披掛綽槍上馬,帶著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等共十三騎,出寨上嶺,直奔漢光武大帝劉秀的廟宇。

來到廟宇,孫策眾人下馬焚香,一同參拜。孫策向前跪地磕頭,口中祈禱:“若孫策能於江東立業,複興故父之基業,即當重修廟宇,四時祭祀。”祭拜完畢,引眾人上馬出廟,他抬眼望見遠處飄擺的旌旗,突來想法,回顧眾將言道:“吾欲翻過此嶺,探查劉繇營寨虛實。”

眾將皆以為不可,程普遂勸解:“主公不可,我等出來乃是為了祭拜。今祭拜完畢,自當返回。不然周將軍於營寨著急。”

孫策不以為然,笑著對程普說道:“程將軍怕是擔憂小侄之安危吧!請叔父放心,劉繇軍中能傷我之人,怕還未出生矣!”言畢,哈哈大笑不已,亦是策馬上嶺而去。

程普等人怕他有失,遂策馬直追,一同上嶺,南望村林。

早有劉繇軍伏路探馬看見,飛奔回營,往報劉繇得知。劉繇聞聽孫策僅僅十餘人於高高的山崗之上瞭望自己營寨,頗為不信,隨口說道:“此必是孫策誘敵之計,斷不可追也!”

太史慈在側聞聽孫策竟然立於眼前,如此大功豈肯放過?連連說道:“此時不捉孫策,更待何時!”遂不候劉繇將令,竟自整裝披掛上馬,綽槍出營,大叫著喊道:“有膽氣者,都跟我來。”

眾將皆不以為然,無人行動。隻有一小將言道:“太史慈真猛將也!吾當助之!”遂拍馬同行,更是惹來眾將譏笑。

卻說孫策看了半晌,回馬而走。行至嶺下,但聽見那嶺上有人高聲喊喝:“孫策休走!”孫策回頭觀看,隻見自打對麵衝出兩匹快馬,前麵一人與自己年齡相仿,穿青掛皂,身披爛銅甲,手執丈長鋼槍;身後那位年紀更小,稚氣未脫,一身行伍裝備,手中拿著一柄長矛。此二人正是太史慈和那員小將。此小將姓高,名義。

孫策遂將身後一十三騎一齊擺開;橫槍立馬於嶺下靜待之。太史慈來到近前,立馬停住,高聲叫道:“哪個是孫策?”

孫策問道:“汝是何人?”

太史慈答道:“吾乃是東萊太史慈也。特來捉拿孫策!”

孫策聞言大笑,說道:“某便是孫策。你兩個一齊來並我,吾不懼你!吾若懼怕於你,非孫伯符也!”

太史慈亦不甘示弱,長槍一點,說道:“你便眾人都來,吾亦不怕!”言畢,縱馬提槍,直取孫策哽嗓。

孫策舉槍相迎,兩馬相交,戰在一處。二人槍快,馬亦快。轉眼五十回合過去,不分上下,難見勝負。但見戰團之中青影一團攪拌著白光一片,又見兩條長槍似怪蟒打架,相互糾纏;又似二龍出水,正欲奪珠。

一旁裏,孫策麾下眾將和那個小牙將高義可得是兩眼發直,忘記了是戰場上的廝拚,隻記得眼前精彩的對決;一個個看的是目瞪口呆,心中暗暗稱奇。

再說太史慈一心要捉拿了孫策回去請功,卻不成想孫策如此厲害,戰了半天竟然無法竟功。打在當中,太史慈心中合計:相較數十合,未見這個孫策槍法有半點兒滲漏,不如賣個破綻,佯裝不敵,詐敗之下引弓射之。

想罷多時,太史慈假裝一槍使老,買了一個破綻於孫策,佯輸詐敗,往嶺上撤逃,引孫策來追趕。

孫策不以為是計,驅馬直追,口中喊著:“走的不算好漢!”

太史慈卻不由舊路上嶺,竟轉過山背後。見孫策追來,他心中暗自尋思:“這廝有從人十三四個,我隻得一人,即便是在此活捉了去,也定然被此眾人奪了去。再引一程,叫這廝沒處尋找,方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