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士族兵逃亡盡沒,金尚私服竟逃脫
“袁將軍,是我!”來人果然是樂就。隻見樂就一揚手,使自己士兵停了下來;低聲和身邊的副將叮囑幾句,便拍馬朝著袁渙迎了過來。
“不知樂將軍深夜到此何事?”袁渙搞不懂樂就要幹嘛呀?因此試探著問道。
樂就倒也直爽,直言道:“某聞聽將軍打開南門放了鎮國將軍入城。是故請了主公和公子等人一同前來迎接鎮國大將軍。”
他本意是想告訴袁渙我知道你打開城門迎接劉騫入城了,所以我押解了袁術父子也來迎接。這裏他用了主公和公子,而沒有用陛下和太子。其意便是隱晦的告訴袁渙,自己也有投誠之心。
可是他那裏知道此時袁渙反水,心驚膽怕,哪裏聽得出這裏麵的意思,還以為樂就和袁術引兵來阻擊自己。聞言臉色三變,他沉聲問道:“如此說來,我營中之兵出動之時,樂將軍便使人跟隨而來!”
“我樂就自然不是一名蠢將,然則豈能與將軍同職乎?”樂就微笑著說道。他心中還以為袁渙已經聽懂了自己的言外之意。
袁渙卻是更加堅信自己的看法了,遂槍言道:“既然如此,某也不想多言。你我共事一場,多有情誼。若公念昔日輕易,撥兵一旁,將袁公路父子交到我的手上,弟前往鎮國將軍麵前為公謀得一官半職。若是不然,亮出兵刃,你我在此一決勝負,我若戰敗,你將我斬殺於此,毫無怨言;然則公失手落敗,某便將公與袁家父子一同送到鎮國將軍麵前治罪!”
得!樂就一聽,自己還以為說了半天這位明白咋回事兒了。原來這位哥一直沒有聽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呀!可是若是自己服軟,那麼日後即便是在一起為官,豈不是得一直低他一頭。樂就心中頗為氣憤,指著袁渙說道:“袁曜卿,莫要以為你文武全才,便小看他人。汝以為若是當時某禦兵將擋住汝等,汝等可有開城之功?”
此言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使得袁渙心頭一陣。他手中長刀捏在手上,那樣癡愣愣的呆住了大約幾十息的時間,忽然將刀放到了馬匹鐵過梁上,雙手抱拳,言道:“渙一時迷了心竅,還望兄台海涵。但不知袁公路父子何在?”
見袁渙幡然醒悟,樂就也不矯情,策馬回陣,使人趕著押解袁術父子的車輛出來。袁渙大喜,遂使韓浩帶著人馬前往各府,整頓城內治安。
安排完各項事宜,袁渙和樂就剛要在雷敘的陪同下出城見劉騫。薛戟帶著自己的師部來到城門處,發現前麵韓浩、雷敘的隊伍堵住了門口,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遂遣人前來聞訊。
袁渙急忙和樂就押解著袁術父子來到門外。袁渙和薛戟白日裏交戰一場,相互見過麵,因此一出來,袁渙便看到薛戟騎在馬上,催馬過來行禮:“渙見過將軍。”
“感將軍深明大義,棄暗投明。主公在大營中靜候將軍。”薛戟言道。袁渙又向薛戟介紹了樂就認識。薛戟聞聽城內尚有三萬城北兵,遂使軒轅慶引二人前去拜見劉騫,自領大軍入城。
再說劉勳、梅園二人帶著三萬士族子弟兵從北門而出,準備投奔徐州呂布。這一出城可就傻眼了。城外到處川軍連綿無邊的營地,隻有東北角和西北角有兩處相隔不足半裏的空擋,還是在個山包包上麵。
二人看了看身後這些貪生怕死的士兵,懊悔不已。梅園言道:“不若你我分開,如此一來人數少一些,動靜就會小。我統一軍自西北方向的小山上經過;公領一部從東北方向的小山上經過。趕到河邊,各自渡河。等到河北之後,我等直奔下蔡,投奔呂布。”
劉勳此時也沒有了辦法,見李豐如此,遂答應下來。二人分兵而治,各自朝著預定的方向逃竄。
要說這兩個方向之所以沒有將營寨連起來,是因為諸葛亮告知許褚:“困賊勿死,留其生路,待其逃脫之時盡可伏之。方可盡破之!”那意思是說把敵人包圍的時候千萬別圍死,要給其留條生路;等他朝著這裏跑的時候,便可以設計擒之。如此一來,敵人便可盡數被破獲。
許褚遂使雷薄一部派遣一個團駐守西北方向,成廉一部派遣一個團駐守東北方向。果不其然,李豐、劉勳二人統兵逃竄至此。就在二人商議如何逃脫之時,早有眼梢報知許褚。
許褚喚來雷薄、成廉:“敵軍約三萬人馬,現在正往我們這裏趕來。想來應該是壽春的守兵,見袁渙開城引兵入內。竟開北門徑自逃脫。汝二人先行使三個團隊潛伏在山坡之上,在使兩個團自後包抄。待敵軍趕到之時,全力斬殺。此番敵軍將領一個不留,士兵若是投降亦不收留!”
“末將明白。我軍不留棄城之兵!”雷薄、成廉應聲說道,轉身下去準備。
也當二人殉命於此。先說劉勳朝著東北方向趕來,近五裏的路程,他們這些人的腳程還真算是不慢,不到一個時辰便趕了過來。這真不愧是一支以逃命為生的部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