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亂世,逐鹿中原 第241章 急先鋒孫觀探路,築城池李典守城(1 / 2)

第241章急先鋒孫觀探路,築城池李典守城

上文書講到陳宮給劉騫獻計,勸劉騫陳兵壽春、廬州、合肥三地,互為犄角相守,以防呂布、孫策;然後起大軍攻打曹操的汝南等豫州之地。

劉騫見其計安排妥當,攻守有序,遂用之。使驍騎將軍成廉一部陳兵合肥,令其使一個團隊守廬州;使驍騎將軍樂就一部陳兵壽春,令其使一個團隊守成德。

成廉領命,即日便引兵趕往合肥;使遊擊將軍李順領第五團守廬州。樂就派遣突擊將軍孟凡帶著剛剛組建的第三團趕往成德守衛。

劉騫見防區建成,遂與典韋、陳宮、雷薄、薛戟、袁煥帶著大軍七萬多人,即刻起拔,朝著汝南進發。

他大軍在路,暫時無事可說。也許看書的諸位要問關二爺和玄德公現在逃哪裏去了。那麼現在咖啡就給大家講一講關二爺的故事吧!

話說二爺關雲長、軍師徐元直帶領張遼張文遠和紀靈紀顯明兩支部隊兵進固始。關二爺使張文遠麾下遊擊將軍孫觀引領騎兵五千為先鋒部隊,在前麵逢山開道,遇水搭橋。

孫觀帶騎兵一路先行,但無話說。這一日,孫觀一眾來到固始邊界。前方探馬前來稟報:“稟報將軍前方還有百裏便到固始城外。隻是這一路上溝壑縱橫、丘陵蔓延,多有矮樹蒿草叢生之地,恐敵軍設伏於此!”

“可有潛入敵軍的鷹揚耳目傳書?”孫觀自從隨張遼、臧霸二人投靠劉騫以來,對鷹揚、狼牙兩支部隊竟然有些盲目的信任。而且每支部隊外出打仗隨軍鷹揚部隊都會有小隊跟隨,為其打探消息,使得每次作戰信息非常及時的傳遞到行軍將領的手中。

“這裏的敵軍中沒有鷹揚士兵潛入。”探馬說道。

“丘陵之地?難道這百裏之路皆為丘陵不成?”孫觀心中不甘,遂問道。畢竟首次失去了鷹揚耳目的消息,一個不好這五千騎兵就要殉落此地!川軍征戰數載,還沒有哪位將軍帶兵打仗慘敗而歸,甚至全軍覆沒?

“那倒不是!前行二十裏邊上一片荒涼之地,地麵頗為幹燥,荒草不過尺餘,延綿四五十裏。再過去,則是一片不足二三裏的樹林,把荒地和稻田隔開。從那裏一直到固始城乃是一望無際的稻田。”探馬回報。

“如此看來,隻是眼前隻一片灌木丘陵是個難題。也罷,某自有辦法。汝現在趕往後軍稟報二爺和軍師。”孫觀使探馬往報二爺關羽。

待探馬遠去,他吩咐道:“兒郎們,前麵乃是連綿二十裏長滿的矮樹蒿草的丘陵之地。於我騎兵頗為不便。然區區二十裏,我騎兵縱馬前行,亦不過一刻鍾的時間。故,聽某的命令,一團騎兵現行探路,二團隨行,吾領後三營隨後跟進。”

一團騎兵營統領遂將令旗一舉,使三名副統領各領二百五十人,分成四個梯隊。他一馬當先衝了過去。

果然,第一隊二百五十人前行了不過三五裏,來到一個叫做分水亭的地方。忽然一名士兵喊道:“統領大人,前方矮樹上有鳥雀盤旋。”

“衝過去!放響箭通知遊擊大人!”這位統領都是受過川軍正規軍事訓練的,十分鎮定的說道。

那名士兵摘弓搭箭,朝著天空射出一支響箭。

再看這二百多名士兵分左右驅馬結對,兩兩相距數丈,很快就來到有人埋伏的地方。

要說是誰在這裏埋伏呢?除了李典又有何人?原來李典趕到固始城後,便在此埋伏了兩千多人。因為這是從合肥通往固始的要道。

這支伏軍的將領叫做梁習,乃是李典部下牙將。他見隻有三五百名騎兵通過,遂使伏兵勿動。

哪知接連過去了四批,竟有千人通過,他大急正欲出而追之,卻見後麵亦是塵土飛揚,以為大軍趕來,遂下令軍士摘弓搭箭,準備射擊。

孫觀此計乃是引蛇出洞之策,先使分兵誘敵,再以合軍夾擊之策。第一團騎兵分而過之,敵必氣急;第二團騎兵趕至,敵軍定以為大軍趕至,以露其芒。後又三營三千兵馬壓上,前有一千兵馬回應,隻有第二團千人被處於危險之中。

再看第二團騎兵每四人,以前二、後二的方形並駕齊驅,而左側的長槍於左、右側的長槍居右,早已做好了防範。

梁習見敵軍進入伏圈,遂使士兵射箭。千支羽箭似飛蝗,一陣飛蝗如雨下。倒是那受困其中的一眾騎士,忽然兵分兩邊,撥馬朝著兩側衝來,徑往梁習士兵埋伏的那個地點衝來。

騎兵的速度,猶如雷霆閃電一般,轉瞬便到了眼前,長槍揮舞狠辣辣的刺殺,開始收割本來還在襲擊別人的士兵。

梁習急忙阻止士兵反擊。可是,他的反應太慢了,他的士兵們的反應更慢了。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敵人會反過來襲擊他們。

千人麵對五百人,而且這五百人中還有不少身上中了箭的騎士,竟然落了下風。就當反應過來,要反擊的時候,他們卻悲望的發現身後不知何時又出現了數倍於己的騎兵正在一槍一個刺殺著自己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