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本初奉詔終稱帝,天下三分齊蜀吳
上文書講到劉罡、劉善陪著劉琦前往荊州祭拜了荊州牧劉表。因為劉騫驅大軍壓境,使得江東孫策不敢有所動作,隻能夠乖乖的讓劉琦祭拜完劉表,安然無恙的離開江陵。
劉騫見劉琦終了心事,遂使劉琦依然繼任宛城太守,冊封其部將文聘為驍騎將軍,魏延為參謀將軍,王俊為遊擊將軍,劉琦宛城守軍合共兩萬人,成立一個師部,往襄陽樊城納入甘寧麾下。
冊封甘寧為水軍都督,沈彌提為驍騎將軍代甘寧統領原來師部。下轄文聘、沈彌、傅巽三個師部。
又冊封許定為大都督,甘寧為副都督兼水軍都督,提軍壓至夷陵、當陽、葫蘆口一帶,將巴東軍區和襄陽軍區合並,下轄水師三部文聘、沈彌、傅巽;陸師三部皇甫堅壽、劉鞭、金盾。直接壓製荊州,孫策聞訊,急忙與周瑜相商。周瑜遂請令親自前來鎮守江陵。
南方士燮盡起國內大軍十萬抵達邊境,卻一直沒有發動進攻,隻是在那裏徘徊。畢竟劉騫作為中原戰神在交州傳的神乎其神。這一切都是張任到任之後,坐下的一招暗棋。
盧津關大都督張任和副都督黃敘(黃忠之子),一直在關內按兵不動,靜觀其變。數日之後,黃敘僅帶著隨從兵卒二十人,前往士燮大營,單獨與士燮會談兩日。竟然說服士燮退兵。
劉騫帶著大軍回到成都之後,頒布犒賞榜文,大肆獎賞這次出征有功將士。
數日之後,接踵而來的消息竟然搞得他大腦有些短路。先是黃敘兩日會談退蠻兵,使他心情非常愉快。
然而好心情並沒有持續多久。一個時辰後,從北方鷹揚探馬傳送回來的信報上寫道:“皇帝意外駕崩,留下遺詔,禪讓帝位給袁紹。百官將於百日後建築禪位台,擁袁紹登基!”
什麼?天子意外駕崩?還有那袁紹要登基當皇帝?這袁術稱帝被曹操召集天下諸侯共討之,今曹操依附在袁紹身下,倒以如此辦法稱帝,真是怪哉?
劉騫急忙使人召集眾人到成都府衙議事。
不多時,一眾文武來到府衙大堂之上,分兩邊站好。劉備、關羽等人依次坐在台下。劉騫自後麵來到當堂正中,坐在中間的錦袍大椅之上,將那封信報遞給一旁的侍衛。
侍衛接過來,見劉騫示意他讀,便將上麵內容認真的讀了一遍。
堂下眾人聽完,無不驚駭。隻有諸葛亮一會兒搖頭,一會兒點頭,自言自語的嘀咕著什麼!
劉騫見狀,出聲問道:“孔明,汝聽到此消息,因何一會兒搖頭,一會兒點頭,現在又自言自語!到底為何?”
“回稟主公,袁本初和曹孟德有今日,全部在郭奉孝的算計之中也!恐怕天子之死與這死去的郭奉孝亦有關係!”諸葛亮說道。
那在劉騫身後冊立一旁的大公子劉罡聞言,遂在劉騫耳旁低聲叫道:“父親大人!”
劉騫聞聽,見劉罡欲言又止,遂言道:“罡兒有何話盡管講來!”
劉罡遂言道:“兒亦是聽諸葛先生一席話方才想到。既然那郭嘉如此厲害,他勢必不會害了曹操!必然他曾經事過袁紹。他曾言袁紹非成業之主也,故,其使曹操投靠袁紹其中必有陰謀!而曹操投靠袁紹的投名狀,便是使天子皇兄寫下禪讓遺詔,推袁紹為帝!而袁紹三子為了名利爭奪十分激烈,便是曹操投靠袁紹之後東山再起的機會!諸葛先生、賈先生,學生所講可否正確!”
諸葛亮和賈詡互相看了一眼,同時點了一下頭,異口同聲的說道:“公子天子聰慧,分析十分透徹!”
“罡兒能夠分析的如此透徹,很好!那為父問你,袁術稱帝被各方諸侯平滅。而那時袁本初怕引火上身,視此為禍!此番這般,其豈敢稱帝?”劉騫問道。
“回父親大人,今非昔比,早已不是一年前,袁術稱帝之時的諸侯盡起之時。而曹操、呂布二人此時已投入袁紹麾下,屆時隻有我方與江東孫策兩方勢力可與之抗衡。而河西、上郡的馬騰兵微將寡,豈敢與袁紹爭鋒?故,其選擇我們兵力疲乏之時,確實有可行之處!”劉罡一點點的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