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棋錯一招失荊州,諸葛亮再傷周瑜
上文書講到東吳大將潘璋、薛綜、步饞三人失了桂陽和零陵二郡,逃往武陵來見周瑜。周瑜聞之二郡失守,一時氣急,竟然口吐鮮血,幾欲暈眩,內心之中已然受傷不輕。
三員大將遂周瑜入內,把事情詳細講來。
原來張任先使驍騎將軍董淵、張嶷二人假扮吳軍,分別前往桂陽、零陵二郡。董淵遣突擊將軍何錚領五千人假扮零陵敗軍,謊稱零陵被敵軍攻陷,賺開桂陽城門。城門初開,董淵引領兩萬五千兵馬盡現。而何錚所部亦是盡現兵器,開始斬殺開城之兵。
乍見敵情,潘璋急忙組織抵抗。然而敵軍攻勢太猛,兵力遠勝於己。潘璋隻好帶著士兵朝著另一個方向撤退。
好不容易從城內撤出,潘璋猛然想到零陵是否也受到了攻擊,遂帶著麾下不足五千的士兵朝著零陵方向而去。
果不其然,交州漢軍都督黃敘親統大軍押後,使驍騎將軍張嶷一部采取了同樣的辦法,賺開了零陵城門。幾乎同時占據了零陵。
潘璋統領部隊增援而來,在半路之上與零陵守將薛綜和步饞相遇。互相訴說因由,二人大為懊悔,隻好整合兵馬,一同奔往武陵,來見大都督周瑜。兩個城池守軍合共五萬之多,此時竟然尚餘不足一萬人……
周瑜聞聽二人所說,心中猛然醒悟過來。自己沒有考慮到漢朝已經收複了交州,諸葛亮能夠前來,足以說明交州戰事已了。看來自己與諸葛亮相比尚有不足矣。
想罷,他心口隱隱作痛。
如今諸葛亮兩麵大軍壓境,自己若是獨守武陵,豈不是又成孤城?長沙城內有子敬鎮守,可保得一時無虞。隻是堅守此城,定然落個糧盡城敗的結果!諸葛亮定然是如此打算。絕對不能如此,不如十餘萬大軍盡沒於此,某如何向主公交代!
周瑜一時間心亂如麻,甚感愧對吳王之囑托。考慮再三,周瑜傳來眾將,言道:“諸葛村夫連日不戰,竟然在暗中布置兵馬,先後連下桂陽、零陵二郡。今又遣大軍往攻我長沙,欲使我軍屯此孤城。某欲盡起大軍退往長沙,爾等即刻整頓兵馬,一個時辰後出發!”
老將軍黃蓋如今已經年過六旬,乍聞都督提議撤兵,心中甚感不妙,急忙問道:“都督可否考慮諸葛亮路中設伏之事?”
“諸葛亮欲致我軍於孤城之中,定然不會設伏於沿途!某先使淩操父子追擊敵軍,而後使朱桓、朱治隨後相救,便是防範諸葛亮之為能!”周瑜舉手示意老將軍放心,又說道,“諸葛亮如今兵去一半,以攻長沙。而其麾下尚有十萬大軍對武陵虎視眈眈,不可小窺。某此番撤軍當以四方龍象陣型往長沙撤退。汝等即刻下去整頓兵馬,莫要再耽擱時間。”
“喏!”眾將領命下去。
不到一個時辰,諸將整頓好兵馬,全部集中在教軍場。周瑜帶著老將軍黃蓋、程普、周泰、韓當來到點將台上。
周瑜拿起一支令箭,言道:“黃老將軍聽令。”
“末將在!”
周瑜看著這位白發蒼蒼的老將,心中頗有感慨,遂言道:“汝父子領精兵一萬為前鋒,為我軍前方探路。”
“喏!”黃蓋遂接過令箭,轉身下去,來到兒子黃炳身前,接過馬匹,翻身上馬,等到出征。
周瑜又拿起第二支令箭,言道:“程老將軍聽令。”
“末將在。”
看著這位與黃蓋同齡的老將,勇猛不弱當年,周瑜笑著點頭,言道:“請老將軍與貴公子引兵一萬為左翼,不知老將軍意下如何?”
“末將得令!”程普遂接令,轉身下台,來到兒子程節和程儀身前,接過鐵脊長矛和戰馬,翻身上馬,等候出征。
“韓老將軍聽令。”周瑜又取出第三支令箭。
“末將在!”
“請老將軍引兵一萬為右翼。”
“喏!”韓當遂接下令箭,下台來到兒子韓漢、韓方和韓元身前,接過大刀和戰馬,翻身上馬,等候出征。
“周泰將軍聽令!”周瑜拿起最後一支令箭。
“末將在。”
“汝引精兵一萬,整頓輜重,是為後軍,遂大軍之後出征!”
“喏!”周泰接令,來到台下,提刀上馬,等候周瑜命令。
但聽周瑜說道:“其餘諸將隨某統領大軍以為中軍!汝等可聽得清楚!”
“明白!”眾將皆大聲回答道。
周瑜遂言道:“黃老將軍,汝等先行出發!”
“喏!”黃蓋應了一聲,便與兒子黃炳領大軍出東門而去。
之後,程普、韓當兩支軍隊亦是離開。接著周瑜親統大軍數萬出城而去。
武陵城在周泰領著一萬大軍離開不久,又有一批軍隊入內占領了武陵。原來早在淩操、淩統父子帶著兵馬朝著長沙奔去之時,諸葛亮、張頜便知武陵城外的山上觀看的清楚。
張頜笑著說道:“孔明真乃天人也!不戰便屈人之兵,這武陵城竟然探手可得!厲害,厲害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