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爭霸,一統天下 第351章 公瑾又臨江岸東,喪主哀兵鬥誌強(1 / 3)

第351章公瑾又臨江岸東,喪主哀兵鬥誌強

上文書講到,孫策感到大限將至,遂使周瑜召集張昭、張紘等人至臥榻之前。

等眾人前來,他托囑眾人道:“天下大亂至今,我承父輩之基,得江東諸地。皆汝等相助之功,然守此地,尚需子布等人善相吾弟。”

言畢,乃取印綬交予孫權,對其言道:“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孫權伏榻大哭,拜受印綬。

孫策又轉告其母言道:“兒天年已盡,不能奉慈母。今將印綬付弟,望母朝夕訓之。父兄舊人,慎勿輕怠。”

孫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當複如何?”

孫策答道:“弟才勝兒十倍,足當大任。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麵囑之也!”

又喚諸弟囑曰:“吾死之後,汝等並輔仲謀。宗族中敢有生異心者,眾共誅之;骨肉為逆,不得入祖墳安葬。”

諸弟皆大哭受命。

又喚其妻喬夫人謂曰:“吾與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須孝養尊姑。”

又對周瑜言道:“望卿莫忘孤之所托也!”言訖,瞑目而逝。

此時,孫策年近四十三歲,膝下隻有二女。長女年方二十,嫁於韓漢為妻。次女年方十六。

後人有詩讚曰:“獨戰東南地,人稱小霸王。運籌如虎踞,決策似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

孫策既死,孫權哭倒於床前。

周瑜、張昭上前諫言道:“此非將軍哭時也。當一麵治喪事,一麵理軍國大事。”

孫權方才收淚止住哭聲。

周瑜令孫靜理會喪事,遂請孫權出堂,受眾文武謁賀。

孫權即位之後,周瑜並未在吳郡過多流連,告辭新主孫權,起身欲趕往江夏。

孫權對周瑜言道:“將軍此去當使三軍受命,舉哀以告長兄在天之靈!江東士兵多為長兄昔日老兵,甚受長兄之關愛。若是得知長兄身故,無不驍勇效命。如是江夏可保,南鄉可勝也!”

周瑜聞聽孫權此言,心中甚為孫策寬慰。孫權之見識果然遠勝其兄,一語中的。

周瑜答應了一聲,撥馬而去。

東吳江東大營,諸將在營外迎接周瑜。

見其身著素裹,頭係白綾,魯肅、太史慈急忙上前聞訊:“都督,莫非主公?”

“哎!”周瑜口打唉聲,歎了口氣,說道:“主公救治不及,已經駕崩。今文昌侯上位,總領江東吳國政軍之事。主公生前謂瑜,要幸相文昌侯。諸公當與瑜一同輔佐文昌侯,共同振興江東!”

“願與都督同甘共苦!”諸將皆言道。

周瑜遂帶眾將入內,傳令降下旗幟,懸掛白幡,三軍將士皆著素裹孝服,為主公守喪三日。

西岸漢軍營寨之中早有信報稟報到了陳宮耳中。

“什麼?孫策死了!”陳宮乍聞此事,頗為震驚。

黃敘兄弟也得知此事,前來向陳宮求證。

“禦史大人,吳主孫策亡故,我軍可是發兵攻打之!”黃敘問道。

陳宮亦是以為這是一個機會,決定趁著敵軍為主發喪之時過黃河以攻敵軍。遂使人召集眾將,商議出兵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