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有一個叫華子的人,他住在陽裏,年輕時,身體一直都很好,可是到了中年,不知何故得了一種病,不痛不癢的,隻是整天糊裏糊塗的,而且特別健忘。
從此以後,華子常常早上說的事,晚上就忘得一幹二淨,今天想好了明天要做的事,到了第二天,什麼也記不得了。後來,病情發展得越來越嚴重了,有時走著路突然就不知該幹什麼了,停在那裏發呆。
華子的病急壞了家裏人。於是,親戚朋友四處打聽,想給他找到治病的辦法,就連占卜者和巫師都請過了,可是一點效果也沒有。
最後,華子的妻子帶著他到了魯國,據說魯國有一位儒者很有學問,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這位儒者身上,華子的家裏人甚至願意把家裏的財產分一半給儒者作為報酬。
儒者開始為華子診斷,他胸有成竹地說:
“這種病病根在思想上,靠其他占卜和藥物等方法均不會有效,得采取心治的療法。”
儒者先試了試華子對日常事情的反應。比如大家吃飯,不給華子吃,他會主動去要。天氣涼,不給華子衣服穿,華子也會自己找來穿在身上。不睡覺的時候,把他安置在黑屋子裏,他會自己走到有亮光的外麵來。
儒者經過一係列的觀察,對華子的妻子很有把握地說:
“請放心,我認為他的病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我采用的是祖傳的秘方,不能泄露給外人,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和他要單獨在一起,外人不得幹擾。”
隻要能治好華子的病,華子的妻子什麼都答應,就把華子留在了儒者那裏。
過了一段時間,華子的病真的治好了。親朋好友都爭相前來祝賀。
沒想到,沒過多久,人們發現華子似乎變了一個人似的,他再沒有以往的好脾氣了,動不動就和妻子生氣,不僅打罵妻子,而且還揚言要殺死儒者。人們趕來勸阻,華子卻說:
“以前我生活得很快樂,想不到治好病了,所有的煩惱和痛苦都一齊來折磨我,讓我不堪忍受!誰讓你們治好我的病的?你們這是害了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