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時分,祖家莊大設宴席,為祖昭與前往郡府馳援的一眾本門子弟踐行。
氣氛酣暢淋漓,無論是即將出征的子弟還是前來送行的族眾,無不顯得是熱熱鬧鬧、歡天喜地。就放佛此一去必然會建立下豐功偉業一般,又放佛出生入死是每個人一開始的願望和憧憬,要不是下午要趕路,祖昭曾嚴令禁止多飲料,在場眾人必然會抱著一醉方休之態,好好推杯置盞一番。
哪裏知道,宴席正歡天喜地的進行之際,忽地有一騎飛奔至祖家莊大門口。
騎士來自徐無縣縣府,一臉慌慌張張,手中攢著一張官文,手指頭都快要嵌進官文主張之內了。一番通報之後,他風風火火來到前院一處偏廳,屋外就是正在載歌載舞的宴席縣城,然則那種熱鬧、激烈的氛圍,就好像天生被阻擋在門窗之外一樣,根本無從影響或者改變送信之人的人任何態度。
祖舉、祖昭、祖陵以及李信等人聞訊趕到偏廳,還沒將一貫的那一套俗禮寒暄過,縣府來的送信人已經搶先一步上前,一邊呈上那份官文,一邊急促的說道:“郡府來報,昨日淩晨,太平道賊酋宗海、鄧茂、於滬率領叛賊四千餘突襲平剛縣,現今已經攻下縣城外所有鄉鎮,正聚集賊勢強攻縣。郡府告急,令各縣盡快分派援軍解圍。”
祖舉忙將官文接過手來,仔仔細細過目一遍,臉色頓顯沉重。
祖陵歎道:“賊勢竟來的這麼快?”
一旁,祖昭微微搖了搖頭,盡管他同樣有一種大勢所迫念頭,但好在早有心理準備。他徐聲說道:“不算快了。我等離郡府時便接到通報說太平道賊眾正蓄謀進攻郡府,到今天前前後後也有三、五日。隻是,沒想到竟會有這麼大規模的賊眾!”
李信點了點頭,沉著聲音說道:“本以為隻有兩三千,哪裏知道現在竟已逾四千之眾,實在是……唉……實在是棘手了。”
不難想象,越是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人,越是容易加入或者被拉攏到賊寇的行列。再加上太平道之前已有一、兩年的傳道積累,一呼百應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更何況農民起義往往就像是滾雪球一般,一路走來人數隻會越來越多,甚至都有可能在攻占平剛縣城外各鄉鎮後,都能將這些本地鄉鎮的百姓裹挾席卷進來。
祖昭鄭重其事的說道:“既如此,宴席就散了吧。事態情急,我等也盡快上路,希望郡府能夠堅守以待我的馳援。”
祖舉沉吟一聲,說道:“無法,也隻能快些上路了。”
消息傳出後,無論是祖家莊的本族子弟,還是正在縣城內等候命令的其他自願參與此次行動的義勇,無不是有些許緊張,甚至也有少數人萌生了退堂鼓。不是他們不願意馳援郡府,而是賊勢的數量實在太過龐大,這種彼此懸殊正在一點點吞噬並咀嚼著眾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