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唐納漢堡包僅僅是小生意而已:一個夾牛肉餡圓麵包25美分,炸土豆條10美分,冰淇淋20美分,以及幾片酸黃瓜,一碟奶酪、一碟蕃茄醬、一瓶桔子汁。
這,的確是小吃之中的小吃。
然而,就是這種小吃,卻是全球最大的食品業。
麥克唐納公司已經成為一個王國,它的觸角遍及五大洲。
它在全球有1萬餘個分店,有職工20餘萬人,並以每年遞增500個分店的速度增長著,它在1983年的營業額是86億8千7百萬美元,純利潤為3億4幹3百萬美元。
麥克唐納公司每年要消耗1億9千7百萬公斤的牛肉,3860萬公斤的奶酪,1450萬公斤的酸黃瓜,7億零400萬公斤的土豆,164節大型火車皮的蕃茄醬。
如果將它每年生產的34億個圓麵包一個挨一個地排列起來,可繞地球赤道線8.5圈。
1989年11月20日,麥克唐納公司共生產了500億個漢堡包。為此,麥克唐納公司竟運用電腦進行預測,捕捉上萬家分店,究竟會從哪一家製出第500億個麵包。紐約分店還舉行了隆重的紀念儀式。如果將其生產的500億個漢堡包排列起來,可沿地球赤道線125圈!漢堡包小生意不可小看,它實地是非常大的生意,大得令人無比驚詫。
漢堡包風靡北美
也許有人認為,“漢堡包”,顧名思義,定出自漢堡而得名無疑。
其實關於漢堡包的來曆,傳說很多。
有的說,漢堡包源於漢堡;有的說,漢堡包雖冠之“漢堡”二字,但與漢堡卻毫不相幹。
筆者將幾種說法亮出,以供讀者參考與判斷。
關於漢堡包源於漢堡之說——
韃靼人素有生食牛肉的習慣。
他們這一習俗傳入俄國巴爾幹諸省,接著又接力棒式的傳入德國漢堡。
德國人似乎比俄國人還善食生牛肉,將韃靼人的發明加以發揚光大;把牛肉剁成餡,拍成薄餅,蘸著佐料生吃。也有的烙成熟牛肉餅吃。
因此,有“漢堡牛肉餅”之稱。
1889年,這種‘漢堡牛肉餅”傳入美國。1903年又稱“漢堡牛肉餅”為“漢堡”。
1912年,有人把牛肉餅夾在麵包中間兒吃,並稱之為“漢堡包”。實際上,這也就是三明治。
不久,“漢堡包”又得到新的發展,除了一塊牛肉餅外,又加上不少配萊,如:蕃茄醬、蕃茄片、酸黃瓜、芥末、黃油等。
關於漢堡包源於北美之說——
一艘“漢堡——阿美利加”號油輪擔負著從歐洲往北美輸運移民的營業。它的有限的廚房,每天要供數千人的飲食,廚師實在難以應付。
在往返幾趟之後,有一位廚師想出了一個省事的主意:把牛肉攪成肉餡,摻上洋蔥、麵包渣等做成牛肉餅,然後夾在麵包當中賣給乘客。
其他廚師聽了,也都讚成,說:
“這個主意不錯。既省事又省錢,何不試一試呢?”
當他們將這一建議報告船長時,船長一時無語,隻在廚房裏踱了一陣又一陣,然後問道:“主意倒是個好主意,不過不知能不能賺錢……”
一個作船長的人,畢竟比常人想的更為周到——特別是不會漏掉一個重要因素:能否盈利。最先想出主意的那位廚師忙補充說:
“船長先生,想賺錢並不難。因為牛肉夾在麵包中間,究竟是優質還是劣質,人們一時也無法分辨出來。我們可以買次等碎牛肉攪餡,然後以好牛肉的價錢出售,不就賺一筆差價了嗎?”
船長眉目生輝,高興地猛一拍那廚師的肩膀,高聲道:你真聰明!不過應當再聰明一點:給這種夾牛肉餡麵包起一個專名——比如說以我們油輪“漢堡”名之,還可以提高一個價錢……”
於是,“漢堡一阿美利加”號開始向乘客供應“漢堡包”。
出乎船長與廚師們預料的是,這種食品倍受歡迎。
第一次擺上餐桌,就供不應求。
接著,一日三餐,幾乎頓頓不落漢堡包。倘若哪一頓缺了這種食品,乘客往往會興師問罪,大為不滿。
究其原因麼,倒也很簡單:
一、這種漢堡包與其它食品相比較,算是省錢的。這對於與難民相差無幾的廣大移民來說,是經濟實惠的。
二、這種漢堡包別具風味,又省時間,等於一種新型快餐。移民之所以移居北美,多為生活所迫,所以快餐很適於他們的需求。
從此,“漢堡——阿美利加”號從歐洲載移民橫渡大西洋的途中,皆向移民供應獨特的風味食品——漢堡包。
原來,“漢堡包”得名於“漢堡——阿美利加”號油輪。
但是,漢堡包並未一直飄蕩在大西洋上,不久,它便隨移民一同登上北美大陸。
約翰的父親原是在英倫三島一個小鎮上開一爿小鋪子的。因為家境拮據,約翰上了一年初中就輟學回家幫工,對於做生意頗有一點小聰明。
當郵輪即將駛抵邁阿密時,約翰趁供應最後一頓漢堡包之時,他靈機一動,突然央告父親道:
“爸爸,你多買一些漢堡包吧!不知怎麼,我的胃口特好……”
“那麼,多買5個吧。”
父親說罷,數著零錢向食堂走去。
“爸爸,等一下。”
約翰從後麵追上來。
父親站住了,疑惑地瞅著他,不知他還有何事。
“爸爸,我跟你一起去食堂,你一個人拿不了這許多。”
父親蹙眉道:“約翰你到底能吃多少?這一餐巾兜,一下子就拎回來了麼。”
約翰卻神秘地眨了眨眼睛,從背後合手出兩個白麵口袋:“還有這兩個家夥呢!”
“你瘋了,誰能吃這麼多漢堡包?”
約翰見前後左右都是人,不便說破,隻道:“到邁哈密一時也找不到食宿之處,多買些漢堡包可以應付一些天麼。”
父親一想也對,就道:“也好,咱們快走吧。”
父子倆到食堂一口氣兒買了兩口袋漢堡包。
有的人見他們買了這麼多,也大包小包地買漢堡包。但這些人的儲存漢堡包與約翰的用途大不相同。
約翰父子倆回到三等艙,一家人圍在一起就餐。
母親、妹妹皆口出怒言。
“堆這麼多漢堡包,累贅死人了!”
“再說,一時吃不了,不發黴才怪哩!”
“本來就沒幾個錢兒,這麼浪費可夠嗆!”
約翰任憑他們嘮叨,隻是付之狡黠的一笑,繼續大口大口嚼著漢堡包,一口一口地喝著桔子汁,一聲不吭。
父親煩了,火氣很大地說:“得了!得了!說夠了沒有?吃不了就賣了,賣不了,就扔了,有什麼了不起!”
這時,約翰得意一笑。他環顧左右,見無人十分注意他們的爭吵,就俯在父親的耳畔悄聲嘀咕道:“爸爸!你的意思正是我要辦的,咱們到邁哈密先拿這些漢堡包試銷一下,倘若對路,以後咱們家就製做漢堡包賣,說不定會殺出一條謀生之路呢!不過,爸爸,你可別在這兒大吵大嚷啊!把這個秘訣張揚出去,咱們的生意可就不靈了。”
父親聞聽此言,連連點頭,他十分佩服兒子的生意頭腦,連自己也望塵莫及了。
妹妹一看父親與哥哥嘀咕一陣,然後一起喜上眉梢,不解地湊過來,連連發問:“哥哥,說什麼呢?那麼高興,告訴我,我也幫你們高興一下不是更好嗎”?
約翰推開妹妹,嗬斥道:“去!去!去!沒你的事!”
妹妹小嘴一撇,說:“有什麼了不起的,搞得那麼神秘!哪一個稀罕知道咋的!哼!”
郵輪抵達邁阿密,移民們攜帶著大包上岸。
約翰一人背兩口袋漢堡包。父親、母親與妹妹帶著雜物,一家人隨著人流上岸。
到了邁阿密,約翰的姨母住在一幢臨街的房子,他們一家也應邀住了進去。
這時,約翰與父親把準備做漢堡包生意的計劃和盤托出。此時,母親與妹妹才恍然大悟。
約翰推著一輛自行車,馱著兩筐漢堡包!”
不過過往人隻稍一駐足,就從他自行車旁溜過去了。
邁阿密的人尚不知這“漢堡包”係何食物,所以並不買他的帳。
約翰走了一條街又一條街,幾乎無人問津。
約翰本是聰明的孩子。他已經弄明白該如何賣這兩筐漢堡包了。他重新大聲喊道:
“麵包夾牛肉餅!麵包夾牛肉餅!味道鮮美!省時快餐……”他這麼一吆喝,惠顧的人就多了起來。
有的顧客好奇地問:
“真的夾有牛肉餡嗎?”
“那還有假!”
約翰當眾掰開一個圓麵包。
眾人探首一瞧,果然見到麵包當中夾著飄著香味的牛肉餅。
“諸位嚐嚐!好得很哩!又經濟實惠,又方便好……”
有兩個人拿過掰開的麵包嚐了嚐,異口同聲地說:“味道不錯……”
兩人毫不猶豫,掏出錢買走了10幾個漢堡包。
顧客有顧客的心理。當一個人去買什麼陌生的商品時,往往有恐怕吃虧上當的心理。當眾人一齊伸手時,這種顧慮就一下子煙消雲散。
約翰不必沿街叫賣了。他的兩竹筐漢堡包不一會兒就賣光了。
有些顧客就地而食,過嚼邊讚不絕口:“這比啃幹麵包強多了,又有餡又有菜一起下咽,真不錯。”
有人吃完了,便問道:“喂!小兄弟,你明天還來不來賣這種麵包?”
約翰十分興奮,大聲回道:
“來!怎麼不來?不過,請先生們聽好,這可不叫什麼麵包,而叫‘雙堡包’!”
“漢堡包”?這名字挺新鮮!明天我們還來吃你的漢堡包。”
這樣一來,“漢堡包”的牌子就逐漸在邁阿密打出去了。
次日,約翰仍推著自行車叫賣漢堡包。
這回,可有許多人來買了。當然,買漢堡包的人多是下層的較貧窮的人。這種省錢、省時的快餐,很適於他們的生活水準。
不久,在邁阿密一條偏僻小街,掛出了一塊招牌:“專售漢堡包小鋪。”
這自然是約翰一家的生意。
“漢堡包小鋪”的生意很紅火。
這種經營漢堡包的小店在邁阿密一天天多起來。
久而久之,在美國其他地方,也出現了製做、經營漢堡包的作坊與店鋪。
1923年,漢堡包已成為美國廣為流行的大眾食品,第一家漢堡包“白色城堡”也應運而生。
然而此時的漢堡包隻是小打小鬧,零打碎敲而已。
漢堡包真正的“火”興旺起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
“二戰”的結果,是數敗俱傷。無論是同盟國還是軸心國,都迫不及待地恢複和發展經濟。
數年的休養生息以後,經濟大發展,市場大繁榮,使許許多多的人投到各項事業當中去開拓。因為競爭十分激烈,工作節奏、生活節奏加快,再加上家庭結構上的新變化,使快餐成為一種迫切需求與時尚,為人青睞的漢堡包,開始走向大生產階段。
據統計,現在美國每秒鍾內有200多人購買漢堡包,每年售出67億多個。
幾乎每家美國人的桌上,總少不了漢堡包。兒童們是百食不厭,倘若有幾天沒有吃上漢堡包,便會感到缺少點什麼。
可以說,美國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漢堡包了。
前麵是急轉彎
美國人有80%以上與漢堡包結下了不解之緣。
因此,許多有經營眼光的人紛紛辦起了漢堡包經銷店。漢堡包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許多城鎮的大街小巷。
1948年11月,加州聖伯納迪諾的麥克唐納兩兄弟——麥克與迪克,開起了“麥克唐納快餐店,”專營經濟、方便的快餐食品——漢堡包。
麥克唐納快餐店十分紅火,生意興隆,漢堡包銷售量與日俱增。
麥克唐納兄弟不得不擴充鋪麵,增加人手,擴大經營。
到50年代初,麥克唐納快餐店已成為具有一定實力的食品企業了。
但是,麥克唐納快餐店仍舊是供不應求。他們兩兄弟不得不繼續擴充鋪麵,增加設備。
麥克說:“迪克,你到芝加哥訂購冰淇淋攪拌機吧。”
迪克問道:“幹什麼不到紐約定貨,非去芝加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