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情感世界(1)(2 / 3)

原來,有些魚類的原始生殖組織,同時具有兩種性別發展的因素,當受到一定條件的刺激時,就能向相應的性別變化。

針對魚類的性變,人們略施小計,便從中獲大利,鱒魚,雌性比雄性生長快、令體大。於是,英國專家在餌料中拌入一定量的雄性激素,發現雌魚體內長出一對睾丸,用這些鱒魚與普通雌魚交配,產下的後代全是雌魚;尼羅羅非魚則雄性比雌性長得快、體型大,於是我國水產工作者,用加入微量的甲基睾丸酮的餌料,飼喂幼魚苗,結果95%以上的魚苗成了雄魚。

繁殖後代的一片苦心

斑節對蝦是熱帶性種類的對蝦,在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台灣南部的海洋裏常能看到它們的遺跡。

雄蝦性成熟後就和雌蝦交配。交配是恰好在雌蝦剛剛蛻下皮時進行的。因為雄蝦小,雌蝦大,通常情況下,雌蝦的遊泳能力比雄蝦強,但是剛剛蛻下皮或蛻皮後不久的雌蝦身體軟弱,常常臥在海底。同時,雌蝦的納精囊口外的甲殼已經變得很軟,這樣就為雄蝦交配創造了條件,雄蝦就乘機把一種貯存精液的特殊結構——精莢,置入雌蝦的納精囊裏。這個保存在雌蝦腹內的精英,一直保存到雌蝦排卵時,雌蝦才把精液放出,讓卵子受精。這時,雄蝦早已不知跑向何處,排卵排精都由雌蝦來完成。

一個雌蝦可產40~100萬粒卵。受精卵在適宜的溫度和鹽度的海洋裏,隻要24小時就孵化出幼蟲,幼蟲長成仔蝦後就遊向河口,隨著潮水到河口裏覓食。大約長到25毫米以上,小斑節對蝦移居到沿海的淺水區生活,逐漸成熟,逐漸向外海深水區回遊。直到繁殖期,它們又返回淺水區產卵。

蟹的特異功能

蟹的十肢都有預先長好的折斷線。若有一肢給掠食的魚咬到了,或受了傷,或夾在石頭縫裏,它便立刻收縮一種特別肌肉,斷出這一肢,趁魚在全神對付那仍會扭動的斷肢時逃走。斷去肢體連血都不流,因為肢內有特別的膜,將神經與血管完全封斷,又有特別的“門”,能將斷處關閉。血細胞立即供應脂蛋白質,開始長出新肢。

蟹有三合一的胃。前胃裏的胃壁有“齒”,將迅速吞下的食物磨碎。中胃較大,具有肝和胰的作用。後胃裝滿了大腸和小腸。

很多蟹體內都有一種“時鍾”,能使蟹殼顏色出現有規律的變化。1962年,生物學家鮑威爾發現,岸蟹上有紅、白、黑三種色素。白天它殼上散布著紅、黑兩種色素,使蟹殼的顏色比較深暗。夜裏,這些色素減退,蟹的顏色變成淺淡。

除了口器官和蟹螯的尖端外,蟹那8條爬動的腿都有“辨味”本領。1930年,生物學家盧德放一隻蟹在吸墨紙上,紙麵有幾處吸進了肉汁。這隻蟹的最後一對腿碰到了肉汁,就立刻抓住不放,開始咬食。

有些蟹在水底下,能利用天體及分析偏振光方法,決定行動方向。1967年,佛羅裏達州美安密大學韓根博士的實驗證明,北美洲和南美洲水域內時常見到招潮蟹離開了它原來棲息的地方,能夠找尋方向重返故居,僅在天空烏雲密布的時候,它才失去行動方向的指示停留不動。

1960年,生物學家又發現,蟹的動脈血壓比人類少20倍。因為動脈血管大,蟹不會有高血壓的毛病,也永不會死於心髒病。為了幫助血液循環,有些蟹的腮底下,另外還有輔助心髒。

蟹的腿非常敏感,可以發覺水中的震動。第一對觸角能偵查出很遠的物體和液體的動蕩,這樣複雜的係統,在尋覓食物或躲避危險時,似乎還不夠用,它渾身的毛也都具有敏感性。

除了這些奇妙功用以外,蟹還有一對很特別的複眼,視角達到180°。複眼的眼珠,下麵連接著一個眼柄,藏在甲殼上的堅硬眼窩中,可以個別向外伸出。假使弄壞了一隻眼睛,它很快又長出一隻新的。不過科學無法解釋的是,蟹的眼珠和眼柄要是全部損壞或割斷後,就不能再長出新眼,隻能在眼窩中多長一隻觸角。

蟹聰慧的本能是盲目的

在蘇聯遠東和日本海地區棲生著一種有趣的蟹,這種蟹完全懂得偽裝藝術。當它一來到新環境,就極力用一種可靠的迷彩偽裝自己,它首先往脊背上堆放很多淤泥,然後再掘一些水草的小枝條,用兩對後肢把它們高高托起——這兩對後肢就是專門作這個用的,這種蟹常用海綿作為“偽裝服”。人們發現,隻要周圍有選擇的餘地,它總是應用那些與四周土壤的色彩和形狀相似的物體來偽裝自己。

這是一種聰慧的本能,但這種聰慧的本能是盲目的。下麵的實驗就能證明這一點——水池底部被塗上一層藍色,把一隻蟹放進水裏,並且給它一些可作為偽裝材料的一麵為藍一麵為紅的彩色紙片。蟹在水中焦急不安,極力想用適合的顏色的紙片把自己隱藏起來,於是變成紅的了。它本能地把藍色一麵覆蓋在自己身上,於是紅色的一麵隻有朝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