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息在不同地區以及種類不同的海豚,它們之間也存在著“共同的語言”。有人試驗過,在同時飼養著巨頭海豚和其他海豚的水池中,如果水平麵降到一公尺時,身長六公尺的巨頭海豚便擱淺了,它便發出求救的信號。這時,隻見較小的巨頭海豚和別種海豚同時聞訊趕來,聚集在擱淺的那頭海豚的周圍。這試驗還證實了海豚求援的信號,由兩部分組成——它受傷之後所發出的信號和“吱吱”聲,起初聲音很高,然後漸降。這種變化,肯定也有道理。有趣的是,救援者趕到後,總是先把受傷的同類推入水中,吸一口氣,然後再在水中“交談”。
海豚的愛情
世界上有兩種動物最喜歡鬥爭哲學。一種是鯊魚,母鯊魚在它的腹中一次孕育了成百上千條小鯊魚,小鯊魚們你爭我鬥,鬥到最後,隻剩下一條小鯊魚誕生;另一種是人類,人類會用巧妙的理由把人鬥得烏天黑地,還會用種種武器讓同類成千上萬地死去。
海豚則不同。在海豚王國裏,沒有強者與弱者的爭鬥,也沒有這一群海豚與那一群海豚的爭鬥,海豚社會是個充滿合作、充滿友愛的社會,它們在水下經常發出充滿友好的咕咕聲,仿佛不停地互相問候著:“您好,您好。”
海豚會無私地幫助自己的同類。它對人類也充滿了愛和信任,不過,海豚並非對一切都愛。有一次,一隻小海豚在小安的列斯群島附近突然遭到三條鯊魚的襲擊,它馬上發出噓噓的呼救聲,這是海豚王國的s豔。20多隻海豚聞聲馬上用噓噓聲、吱吱聲、咯咯聲予以響應,並以每小時40英裏的速度,箭一般遊向出事地點,勇猛地撞擊鯊魚。不一會,鯊就深入海底而亡,小海豚得救了。
海豚對人類也是恩怨分明。在新西蘭中部的夫倫奇巴海峽,暗礁密布,經常有船觸礁沉沒,有一隻名叫“戴克”的海豚義務為各種船隻導航,使船隻安然度過險礁。但是,有一次,戴克為“企鵝”號海船導航時,船上有個船員竟開槍打中了它,戴克潛入深海,死裏逃生。當“企鵝”輪又一次經過海峽時,戴克又遠遠地在暗礁中引路。但是,這一次,它把船引向充滿暗礁的地方,不久“企鵝”號觸礁沉沒。戴克望著它,隨即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似乎慶幸,惡人有惡報。
救苦救難的善良動物
1943年,美國《自然史》雜誌刊登了一篇海豚救人的報道,說一個律師的妻子在佛羅裏達州岸邊遊泳,不慎遊到深水的地方,浪濤立刻把她卷了去。她被淹得糊裏糊塗之時,仿佛覺得有人把她往岸上推、她到了岸上之後,打算感謝她的救命恩人,可是周圍卻沒有一個人影,一個走到岸邊來的人對她說,救她的是一頭海豚,她這才恍然大悟。
海豚不但會把溺水者推到岸邊,而且在遇上鯊魚吃人時,它們也會見義勇為,挺身相救。佛羅裏達州的蘭波夫婦,一天乘遊艇在近岸處遊玩,不幸馬達發生故障,小艇無法控製,隻好隨波逐流,飄到海裏。第二天,一群鯊魚把蘭波夫婦們團團圍住,兩人正在呼救無門之際,許多海豚突然出現,它們齊心協力驅散了那些鯊魚,並在小艇四周護衛著;到了第五天,風向變了,小艇被吹近海岸,那些海豚才依依不舍地離開。
“裏奧·阿泰羅”號客輪,於1959年夏季,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許多乘客都在洶湧的海水中掙紮,真是禍不單行,在這危急的時刻,鯊魚雲集,跟見得人們就要一個個葬身魚腹了。在千鈞一發之際,成群的海豚忽然出現,向鯊魚猛撲過去,趕走了那些海中惡霸,這些遇難的乘客方轉危為安,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