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十月胎教方法(2)(1 / 3)

因此,從懷孕的第一個月起,孕婦就不要再洗熱水浴(指水溫超過42℃),因為洗澡水過熱,可使孕婦體溫超過正常體溫,從而導致胎兒腦細胞損傷,造成智力障礙、發育畸形。據調查,凡妊娠早期行熱水浴蒸氣浴者,所生嬰兒的神經管缺陷(如無腦兒、脊柱裂)比未洗熱水浴或蒸氣浴者大約高3倍。因此,為了防患於未然,減少畸形兒和低能兒的發生,孕婦盡量不用過熱的水洗澡。通常來講,孕婦的浴水以35~37℃之間為宜,而且最好洗淋浴澡。

另外,在洗澡時,不要用力搓腹部等部位,因為這樣有可能會引起流產;要注意清洗會陰部位;還要注意不要用含有化學成分的洗浴用品,因為有些洗浴用品中的化學成分對胎兒有很大的危害,應使用天然無刺激的洗浴用品。

睡眠

懷孕以後,為了給胎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應比平時多一些,每晚最少8~9小時,每日午間最少也能保證1~2小時的睡眠時間,但時間不宜過長。妊娠早期,孕婦的身體變化不大,此期胎兒在子宮內發育仍居在母體盆腔內,外力直接壓迫都不會很重,不必過分強調孕婦的睡眠姿勢,可隨意選擇舒適的睡眠體位,如仰臥位、側臥位均可。

但要注意的是,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不熬夜,以保持充沛的精力。還要改變以往不良的睡眠姿勢,如趴著睡覺或摟抱一些東西睡覺,因為趴著睡覺或摟抱東西睡覺可造成腹部受壓,導致胎兒畸形,更嚴重的會導致流產。一般來說,懷孕的第一個月很難察覺,因此,最好在計劃懷孕前就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免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

妊娠疾病及用藥

懷孕早期是胎兒各器官形成發育的關鍵時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如藥物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胎兒發生畸形,此時孕婦惡心、嘔吐、食欲不振、體重下降,對藥物很敏感,肝功能也有所下降,故藥物解毒功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以致藥物的毒副作用更加明顯。所以懷孕早期應該盡量避免使用任何藥物,如果因病情需要用藥時,則必須在醫生的直接指導下謹慎使用,已經服用藥物的孕婦應及時向醫生谘詢。

容易誘發胎兒畸形的藥物有:氨基糖甙類可引起先天性聾、腎髒損害,要嚴格禁用;氯黴素可引起嚴重的“灰嬰綜合征”;四環素、土黴素、強力黴素影響乳牙和恒牙的發育,並可造成短肢畸形;撲爾敏、苯海拉明等可引起缺肢、唇裂等畸形;奎寧、乙胺嘧啶等可引起腦積水、唇裂、耳聾、尿路畸形等;雌激素及雄激素可引起外生殖器畸形。

另外,雖然葉酸是孕期婦女需要補充的一種維生素,如果缺乏葉酸則容易引起巨細胞貧血,導致流產或早產,胎兒則可發生腦積水、無腦兒等多種畸形。但是,孕婦補充葉酸也要講究科學,補充葉酸應從懷孕前開始,一般在懷孕前1個月到懷孕後3個月內服用葉酸增補劑,往往可使孕婦體內葉酸缺乏的情況得以糾正,但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我國目前規定,適合孕婦服用的葉酸增補劑隻有“斯利安”片,每片含有0.4毫克,孕婦每天服用1片即可,藥店所賣的“葉酸片”每片含葉酸5毫克,其葉酸含量是“斯利安”的12.5倍,孕婦若長期服用大劑量的葉酸片,不但未起到預防胎兒畸形的作用,反而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其他不良作用,因此,一定不要將這兩者混淆。

丈夫需要做的事

丈夫要多關心體貼妻子。此時的妻子可能一下很難適應懷孕所帶來的各種影響,情緒波動很大,因此丈夫要比以前更加愛護妻子,體諒妻子,合理地為妻子補充營養,陪妻子一起去醫院檢查身體,多陪妻子散步,為妻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妻子保持良好的心態。還要注意決不能抽煙喝酒,保持生活環境衛生,此外要注意避免性生活,以免給妻子和胎兒造成傷害,為當一個好爸爸做好準備。

警示

妊娠的第1個月是胎兒神經管、四肢、眼睛開始分化的時期,是胎兒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外界給予一些不良的刺激,就會影響到胎兒這些組織和器官的發育,從而導致胎兒的異常。由於大多數的孕婦在懷孕第1個月時自己並不知道,無意中就會對胎兒造成傷害,所以計劃懷孕的婦女,即使在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懷孕的情況下,仍要以孕婦的標準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不要到劇院、舞廳、商店等人集聚的地方,避免與患有流感、風疹、傳染性肝炎等患者接觸;盡量避免使用任何藥物,因為懷孕15~40天內藥物最容易引起胎兒畸形,如果因病情需要使用藥物,必須在醫生的直接指導下謹慎使用;遠離電磁汙染,調離有毒有害的工種,避免重體力勞動和距離地麵2米以上的高空作業,避免因職業因素而影響胎兒的發育;聽音響、看電視時要保持一定的距離;盡量少用電腦、微波爐、手機等;居室暖氣剛停的時候,孕婦不要睡電熱毯,因為它可以產生電磁場,對孕婦和胎兒存在危害;避免飲濃茶、濃咖啡及可樂型飲料,孕婦最理想的飲料是白開水;淘米、洗菜不要將手直接浸入冷水中,寒冷刺激有誘發流產的危險;洗碗要選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洗潔精;避免與家庭寵物接觸,因為這些小動物往往帶有致病的細菌和寄生蟲,會感染宮內的胎兒,出現胎兒畸形或早期新生兒死亡;盡量避免穿高跟鞋,避免過於激烈的運動;身體不適要盡早去醫院就診,就診時,向醫生講明自己身體狀況,以便醫生做出合適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