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力調練與潛能開發
2~3歲的孩子運動時,動作迅速,手腳較為敏捷。在大運動方麵,能夠手不扶著物體,一隻腳獨立站5秒鍾;走起路來姿勢正確,動作也比較協調,能夠腳尖對著腳跟,穩當地向前走;跑起來時姿勢正確,並在跑時能夠前腳掌著地;跳的時候,兩腳能夠自然跳起,並能夠輕輕地落地,兩腳並在一起,向前連續跳,也可以在原地跳躍。在平衡能力方麵,雙臂在身體旁邊平舉起,上身挺直,然後雙腳能夠交替在平衡木上隨意走動。在精細動作的發展上,能夠折豬頭、小船、小襖等,並且形狀較為準確,邊角整齊;能夠把混在一起的各種不同的豆子分別挑出來,放在不同的器皿中;能夠用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積木,組合起來搭成樓房、城門等;能夠熟練地用細塑料繩把珠子穿起來;能夠用拚板拚成圓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大運動
過大山
訓練目的:能提升寶寶的運動能力,鍛煉嬰幼兒的肢體運動智能,培養親子關係。
具體方法:
寶寶、媽媽和爸爸三人參加。
·爬大山
第一步:媽媽仰臥在床中間,寶寶在媽媽身體左側,爸爸在媽媽身體的右側;
第二步:爸爸指著媽媽對寶寶說:“寶寶,你媽媽的身體就是一座大山,快爬到媽媽這裏來,從這座大山上爬過去!”媽媽協助爸爸用表情、動作、語言、鼓勵寶寶爬過媽媽的身體;
第三步:當寶寶爬著越過媽媽的身體時,爸爸應用誇張的表情表揚孩子:“寶寶真棒,你翻過了這座大山!”
·過大山:
爸爸雙腳伸直俯臥在床中間,寶寶站在爸爸腳的這一側,媽媽站在爸爸頭的那一側,媽媽鼓勵寶寶踩上爸爸的背脊走過來。孩子邊走,媽媽邊說:“寶寶過大山嘍!寶寶過大山嘍!”
非常提示:這項活動可以在地毯上進行。在“過大山”的遊戲中如果寶寶獨立行走還有困難,可由媽媽牽著寶寶的手,讓寶寶從爸爸的背脊上走過去。
又腳跳
訓練目的:鍛煉下肢的爆發力,促進全身協調平衡能力和本體感的發展,促進大腦的發育。
具體方法:
·雙腳從台階上往下跳。在寶寶能夠穩定地雙足跳離地麵的基礎上,可以教寶寶從一級台階上往下跳。開始學跳時,大人應先做示範。如果孩子不敢跳,大人應給予一定的幫助,讓孩子拉著大人的手往下跳。除了從台階上往下跳外,還可以用木板架一定的高度讓孩子練習雙腳跳。
·立定跳遠。在孩子能雙足跳離地麵、又能從台階上往下跳後,可教孩子立定跳遠,就是雙腳並在一起在原地往前跳。大人在一小塊空地上並足站立,做向前跳的示範,再讓孩子模仿往前跳。家長可在地上畫一條線或放一根繩子作為目標,以跳過目標來提高孩子學跳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和大人一起跳,比賽誰跳得遠。對於隻會跨、不會雙腳離地的孩子,大人可以抓住孩子的手,讓其向前跳。
非常提示:在學習雙腳跳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麵問題:一是開始練習時應選比較矮的台階,待孩子有一定的膽量,並能穩定地跳下台階,再逐漸增加台階的高度:二是學習雙腳跳應在草地、泥地、地板等有一定彈性的地方進行;三是練習雙腳跳時,家長應在場多加保護,因為孩子不知道危險,會到處亂蹦亂跳;四是應教會孩子正確跳的姿勢:雙腳並攏屈膝輕輕地跳起,腳尖先著地,兩臂自然擺動。
投擲
訓練目的:可以鍛煉孩子雙臂和肩部肌肉,促進孩子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具體方法:
沙包遊戲。用沙包或豆袋練習投筐或投入某個固定的容器內。筐或其他容器的距離不宜太遠,讓孩子能把沙包投進去。大人還可以和孩子或兩個孩子之間玩“拋接沙包”的遊戲,兩人離開一定的距離麵對麵站著,一人拋,一人接沙包,這樣反複拋接,看誰接得準,配合得好。還可以在紙上畫一隻大灰狼貼在牆上,讓孩子用沙包投向大灰狼,擊中了給予鼓勵。
·套圈遊戲。幾個孩子可以用套圈在一起玩“看誰套得準”、“看誰套得多”的遊戲。在前麵擺上幾個玩具,讓孩子輪流用套圈一個一個向前投,看誰套得準,套得多。開始玩兒時,可近一點兒,讓孩子容易套中,增強信心。訓練一段時間後,再適當增加難度,讓孩子站得離玩具遠一點兒。如用竹條或藤條自製套圈,最好用彩條或塑料帶子把圈繞一下,以免刺傷孩子的皮膚。
投球遊戲。可以把家裏的字紙簍掛在家裏房門的扶手上,做一個簡易籃球架,讓孩子離開一定的距離把小皮球投進字紙簍裏。可根據孩子的能力適當增加距離,開始時可近一點兒,用雙手扔,訓練一段時間後,可距離遠一點兒,用單手扔,以鍛煉孩子的臂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非常提示:首先由大人教孩子正確的投擲姿勢,看著前方的目標練習投遠,也可確定一個目標練習投準。投擲的距離由近至遠,難度逐漸加大。
頂球
訓練目的:訓練孩子的跳躍能力以及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具體方法:
在室內或室外橫拉上一根繩子,高度在1.5米左右。
把體積大、色彩鮮豔的吹塑球吊在繩子上,玩兒“頂球”、“擊球”的遊戲。“頂球”時,球的位置應略高於孩子的頭頂,“擊球”時,球的位置則應稍高於孩子手臂上舉處,讓孩子用力向上跳,分別用頭頂球或用手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