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大驚失色,心道壞了,管亥上一次攻打北海也不知怎麼撿了一條命,可別因為自己一句“成王敗寇”就要再一次揭竿而起。
按照曆史的進程,黃巾是必敗無疑的,管亥好歹救了自己一命,看著他去送死太說不過去了,在搭進去百八十萬百姓,自己不被天打雷劈才怪。
“管兄不可!太危險了。”李重急得直擺手。
管亥驚道:“子悔何意,莫非你以為我們黃巾沒有勝算,要知道我黃巾教眾雖說散布各地,但各方渠帥還是相互呼應的,而且朝廷現在更加虛弱,各方郡守對朝廷號令陽奉陰違,各自為戰,我們還是有一些勝算的。”
“還勝算呢,黃巾必敗無疑。”李重斬釘截鐵的說道,語氣之堅定令管亥大感疑惑。
看到管亥不信,李重也沒什麼辦法,心知書上寫的確實不錯,管亥果然不是一員智將,難怪領著數萬人馬都沒打下幾千人馬的北海。
其實李重確實小看管亥了,他自己來自兩千年後,二人所處的知識層麵天差地別。
在後世的曆史書上對各個朝代的大事件皆有詳細的分析,電視上的磚家叫獸更是多如牛毛,把曆史上的大事件翻來覆去的評述,再加上網絡平台的轟炸,可以說隻要不是傻子,回到古代都是理論上個高手。
“這麼說吧。”李重調整一下思路繼續說道:“大賢良師在世之時,你們黃巾比現在強盛,然結果如何,管兄是親身經曆的。而現在,管兄比大賢良師如何?”
管亥表情一暗,隨即憤恨的說道:“當年要不是唐周告密,大賢良師也不用急切行事,如果不是朝廷有了準備,我們早就推翻劉姓天下了。”
李重立即反駁道:“唐周告密一事先放到一邊,黃巾教眾當年至少有數百萬之眾吧。”
管亥傲然到:“豈止數百萬,我們黃巾教眾何止千萬。”
“看看!千萬啊!大漢的百姓一共也就千萬戶,平均下來每家每戶就有一個教眾,朝廷能不知道,怎麼保密?”李重攤開雙手反問道。
管亥愕然,一直以來管亥都認為沒能推翻漢朝就是因為謀事不密,以至於倉促舉事,這也是黃巾教徒失敗後聊以自1慰的借口,那想到今日被李重一語道破。
“這不是小不小心的問題,沒有唐周,照樣會有王周、李周,黃巾教眾良莠不齊,別有用心的人到處都是。”李重非常肯定的說道,這就是人性,上千萬人不出一個奸細,這怎麼可能。
李重還要繼續說,忽然聽到外麵一聲馬嘶,廟門忽的被推開,一夥人頂著飛舞的雪花走了進來。
管亥豁然起身,笑道:“你們怎麼來了?”
一名二十來歲的青年搓著雙手,哈了口氣,說道:“我們就是尋管帥而來的,今天打探消息的人說北海武安國帶著不少人馬直奔東萊,我怕管帥有什麼意外,這就出來尋你。沒想到這裏還有……哦!也是自己人啊。”
很顯然漢子又錯把李重當做黃巾教徒了,管亥笑道:“這位先生名叫李重、字子悔,可不是大賢良師的信徒,不過也不是敵人,碰巧的是,他的箭傷就是武安國射的。”
李重這才知道是誰射傷自己的,武安國在三國時期也算上比較出名的武將,不過比較倒黴,在虎牢關下居然敢和呂布過招,結果丟了一隻手。真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沒想到替自己報仇的居然是大凶神呂布,李重立即對還沒見麵的呂布產生一絲好感。
青年立即抱拳道:“在下廖化廖元儉,見過李先生。”
原來是廖化,李重心中暗歎,連忙回禮。
管亥招呼眾人坐下,笑道:“別看李先生年輕,可是見識非凡,我正聽李先生分析我們舉事失敗的緣由呢,來,一起聽聽,你們也長長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