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扭頭看向那有了戒備之意的李大哥:“李光業,你也以為本官會不顧大局,做出激發民變之事嗎?”
先前他跟對方聊過些話,知道其姓李,名“光業”,並非尋常平頭百姓,而是出身大戶,讀過書,可惜不曾考取到功名。其為人性格豪爽,肯施舍,能養人,莊中有門人數十。
如果蠻軍沒有攻打過來,李光業這一輩子估計便是過著那優哉遊哉的地方鄉紳生活。
無奈天下風雲變幻,蠻州反叛,雍州先滅,雍州刺史郭宏席卷財寶細軟,帶著佳麗美人,拍拍屁股就跑到京城告禦狀去了,留著雍州淪陷,百姓水深火熱。蠻軍入境,赤地千裏,不分男女老少,見著不順眼的,都是手起刀落。至於屋中財富,圈養牲畜,自是搶掠一空。
李光業聽聞蠻軍凶狠,便趕緊吩咐家人收拾,帶著仆從門客逃命,成為難民。不過他有手腕,有本領,倒很快就成為難民群中的一名領首者,率領眾人逃亡揚州來。
這些經曆,李光業並沒有對陳三郎有什麼隱瞞。皆因陳三郎昔日連中三元,金榜題名時,那榜單也發到雍州去,他卻是知道陳三郎是皇帝欽點的狀元郎。這一層身份,使得他對於陳三郎頗有尊敬。
眼下聽陳三郎言辭,當即眉頭微皺,回過頭去,做一個手勢,讓難民們稍安勿躁。
陳三郎見狀,心中大定,又笑道:“你看那些粥棚,一口口大鍋,都在生火煮粥。試問天下間,有誰煮粥設局,來害別人的?”
李光業聞言,也是啞然一笑。
然而那刀疤男不依不饒:“李大哥,不要輕信這個狗官,說不定他讓人在粥裏下毒……”
“刀疤老九,住口。”
李光業有些聽不過去了:“陳大人身為朝廷命官,豈會做出這等喪盡天良的事情,你不要在此危言聳聽,亂了人心。”
陳三郎瞥了一眼那刀疤老九,冷笑道:“這位說話端是沒遮攔,真當本官沒辦法治你不成?”
李光業忙抱拳道:“陳大人息怒,我這位兄弟也是被那叛軍嚇怕了,因而多有疑懼,還請大人見諒。”
陳三郎一甩袖子:“罷了,不跟你計較。”揮手示意,讓許珺放了大胡子。
刀疤老九過去扶起大胡子,幫其拭擦胸口上的汙跡,嘴裏一直低聲嘟嚷不停,倒沒有敢大聲說道。
有了李光業的出麵,難民秩序又恢複過來,這時候饑腸轆轆,也不想那麼多了,恨不得一下子撲到那些粥棚去,大口大口吃粥,暖一暖胃。
陳三郎早有籌備,讓衙役現場負責分流事宜,把數千難民分成幾股,分別到不同的粥棚裏去,排隊接受施粥。他們逃難,身上多少攜帶有裝米飯的食具,倒不用提供。
“這是什麼狗屁粥,全是水,撈不著半點米!大夥們,這狗官嘴上說得好聽,其實就是在河裏打些河水煮給我們吃,打發了事。不行,我們不能被他欺瞞了!”
一個粥棚中,一個高壯的漢子高聲嚷道,發作起來,衝過去,一把那煮粥的大鍋掀掉。
滾燙的粥水飛濺,把好些人給燙到了,現場頓時騷亂起來。傳出尖叫聲、哭聲、還有憤怒的吼叫,鬧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