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掌門之爭顯端倪(1 / 2)

隨著第一個聲音的響起,陸續有幾個聲音傳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心中這樣想著,範逸看到那幾個人已經被長玉真人叫了出來。

數了數,十三人,都是從前麵幾排弟子中站出來的。

這些人實力都達到了天道境,有八個二代弟子,五個三代弟子。此時能夠有自信站出來的自然實力都不可小覷,長玉真人環視著這些熟悉的麵孔,淡然點了點頭,對他們的修為很是滿意。

不過當初他跟五祖商議的是找出十六個人來組成兩個兩儀八卦陣,現在隻有十三人,尚缺三人。稍加思索,長玉真人對著二代弟子裏麵的一人喊道:“常叔,出來。”

聞言那名弟子立馬從人群中走出來,先對六祖行禮,然後麵向長玉真人道:“弟子在!”

蘇常叔,掌門長玉真人的弟子,在昆侖山二代弟子中入門較晚,所以實力到現在也隻有天道境初階。範逸看了他一眼,便覺得這人是一個心思沉穩的人。

作為掌門弟子,本來應該最先出來響應師尊的號召才對,蘇常叔沒有選擇站出來並不是他覺得一件清元殿的法寶抵不上自己所冒的危險。事實上作為掌門的弟子他比別人更了解清元殿中那些法寶的珍貴。之所以沒有站出來是因為蘇常叔覺得自己實力還不夠。

此時站在他身邊的十三位師兄師侄實力最低的都達到了天道境中階,蘇常叔認為如果出來的全是修為深厚的弟子的話,兩位師兄成功渡劫的幾率就會大一些,所以他才沒有站出來。

蘇常叔並不知道師尊長玉真人想要集滿十六人組成兩個兩儀八卦陣,不過師尊讓他出來自然有他的道理。範逸的眼光沒錯,蘇常叔就是一個十分沉穩老練的人,這也是掌門長玉真人最滿意他的地方。

長玉真人自兩百年前擔任昆侖派掌門,可以算是昆侖有史以來執掌昆侖時間最長的一位掌門了。如今他的實力早已達到天心境巔峰境界,在修為上可以說是僅次於昆侖五祖的人。同門的那些師兄弟甚至是徒子徒孫們在實力達到天心境後都出去尋找洞府潛修了,可是自己卻還要處理這麼多俗事。

如果不是自己身為昆侖掌門,可能自己修為比現在還要高出不少吧。有時候長玉真人心中都會這樣想。

的確,昆侖山上如今的第一代弟子隻有十幾個,在這十幾人裏,長玉真人是公認的在修真一途上最有天賦的人,天怒大劫之後上山的他,用了短短一甲子的時間就將修為提升到了天道境巔峰,更是很快就突破了天雷境。自己的天賦,就是一向不苟言笑地師尊——二祖都是十分滿意的。

如今自己執掌昆侖兩百餘年,也是該放手的時候了。長玉真人知道,盡管昆侖派在經過天怒大劫之後長期休養生息,現在人丁已經再次興旺起來,可是又因為百年來的天變,昆侖派真正的頂尖高手卻並不多。

當然,這個不多是跟天怒大劫之前的昆侖派相比。畢竟如今的天變是針對整個修真界,就算是東海三仙島上的那群老家夥,對這件事情也是束手無策。

百多年來,他們損失的人絲毫不比昆侖少。

長玉真人共收了五個徒弟,其中大徒資質較好,又肯努力修煉,如今已達到天心境,是二代弟子中達到天心境界三個人之中的一個。二徒資質稍差,但也已經達到了天雷境。三徒一度被長玉真人認為是資質最接近大徒的,可是沒想到他渡化天劫時正好趕上天變,成了昆侖山第一位犧牲者。

蘇常叔是長玉真人最小的徒弟,資質算不上最好,但卻也不差,再加上他肯努力,修為倒是沒有被其他幾位師兄拉下,更是超過了五人中修為最差的四徒。

長玉真人當初肯收蘇常叔為徒看中的就是他的秉性。沉穩老練,寬厚仁慈,為人和善而不失法度,遇事果斷堅毅,是一個培養上位者的好苗子。

如今蘇常叔修為已達天道境,自己傳自師尊二祖的“虛妄念焚天真言”也已經修煉到了第三層巔峰境界,自己將昆侖派交到他手上,也就放心了。

更重要的是,大祖和師尊對這個徒孫也是十分的滿意。

既然作為昆侖掌門的接班人,就必須有足夠的覺悟,剛才蘇常叔沒有站出來並不是在忖度自己的利益,這一點長玉真人知道,現在選擇把他叫出來一是讓他擔負起昆侖的責任,讓他曆練一下,二來也是讓他在下麵的弟子中露露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