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鳥林”倆字時,耳畔驀地揚起班得瑞的《The Sounds Of Silence》,高樹參天,濃蔭蔽日,鳥鳴啾啾……置身蔥蘢的小樹林,舒展身心,諦聽鳥鳴,這對久居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誘惑。
盛夏的清晨,我和幾位攝影師驅車前往鳥林。鳥林位於偏離城區的農工校內,原是一片水杉、意楊林,學校成立初,師生在校園東側的曠野上種植了一萬多株林木,擬用作生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的教學。但不知從何時起,數隻白鷺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於是就定居了下來。接著,一群、一撥,以致後來數百上千,越來越多的白鷺紛紛選擇了這裏作為繁衍生息的家園。
都說“良禽擇木而棲”,這裏地處裏下河濕地,水草豐美,氣候溫和,如此優越的生存環境令千萬隻白鷺流連忘返。
踏上一條小徑,一大片茂密的林子撲麵而至,老遠就能聽到“呱呱”“喳喳”的鳥鳴聲。眾人按捺不住內心的興奮,一溜煙地鑽入了林子。顯然,我們的貿然闖入令鷺群有所警覺,它們宛若禿鷹般,盤旋著,打量著一個個不速之客。片刻後,見沒有任何威脅,它們漸漸放鬆了警惕,林子很快恢複了剛才的歡鬧和諧的氛圍。
整片鳥林綿延上百畝,秀頎的水杉和意楊傲然挺立,鬱鬱蔥蔥。眾人分頭在林子裏,穿梭著,尋找著拍攝白鷺的最佳角度。透過繁枝茂葉,枝椏間搭著鷺巢,大如臉盆。和人類一樣,白鷺以家庭為單位,相濡以沫,哺兒育女,其樂融融,一幅幅溫馨畫麵著實令人感動。
鳥林的南緣匍著一條清流,河水碧綠,波光粼粼。白鷺腿細喙長,天生麗質,披著潔白如雪的羽紗,步履輕盈,在河邊的沼地裏覓食。不經意間,白鷺猛地低頭一啄,小魚或蝦子霎時被叼出了河麵。白鷺從不獨食,每次都把獵物帶回巢中,與家人享用著美味午餐。
鳥林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除白鷺之外,還雜有黑鷺、牛背鷺、灰鶴、大鴇等各種鳥類,總數量達10萬餘隻。它們在林子裏追逐、嬉戲,共同構成了一個鬧騰的世界。小樹林裏有了這無數隻精靈,才得以煥發出如此的靈動生機。
在蒿草叢裏,我發現了幾隻白鷺的屍首,生老病死,它們把生命留在了林子裏,等待著融入這片深情的黑土地。時值清秋,涼風漸起,落木蕭蕭。當我們再次踏進鳥林時,林子一改往日的嘈鬧,枯葉遍野,光禿禿的枝杈在風中微顫,枝椏間,是空了的巢穴。踩在鬆軟的落葉上,耳畔依稀回蕩著鷺群的“呱呱”鳴聲。
花開葉落,秋去春來。無垠長空中,漫漫遷徙線連接著鷺鳥生命的兩個落腳點。想必此刻,在南方溫暖陽光的沐浴下,它們也惦記著北方的這座城、這片林吧,也在期盼著來年的春暖花開吧。
忽然,我心血來潮地說:“夢想有一天在鳥林裏築一小木屋,當旭日初升,推開窗欞,在朝霞鳥啾中迎接新一天的到來;夜間則沐月清輝,枕鷺鳴而眠。”說罷,眾人大笑,嗤之“想得太美”。其實,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求一個寧靜的去處。
——至少,我一直在尋覓著心靈的那一處棲居地:遠離都市喧囂,拋卻俗世冗務,在煙雨蒙蒙的清晨或殘陽如海的黃昏,聆聽班得瑞的曲子和大自然天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