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是一種味道鮮美的魚類,但是,它卻也能置人於死地,因為河豚有劇毒,稍不注意就會中毒身亡,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禁不住美味誘惑。
20世紀70年代,日本一位著名演員三津五郎在同他的崇拜者一起吃河豚時,剛品嚐了一口,就伴隨著“好吃極了”的讚歎聲倒地,一命嗚呼。
50年代,浙江省曾經發生過20多位農民因誤食河豚,不幸同時斃命的驚人事件。
世界各地每年都發生幾百起類似事件,盛行吃河豚的日本每年都有百餘人因食河豚而中毒身亡。國內外報刊報道,因吃河豚中毒而身亡的事件屢見不鮮。河豚然而,“不吃河豚,不知魚味,吃了河豚,百味皆無”,可見河豚魚味的鮮美誘人。俗話說“拚死吃河豚”,致使一些人為了滿足一時口欲,竟置生命於不顧。
為什麼人吃了河豚就會死亡呢?河豚所含非蛋白質毒素的毒力是很強的,它相當於劇毒藥品氰化物的1250倍,隻需0.48毫克就能置人於死地。一條紫色東方河豚的毒素含量足以使30多人喪命。
雖然河豚肌肉中不含毒素,但是肝髒、卵巢、腎髒、血液、腮、皮膚等處都含有大量毒素,其毒性大小與繁殖周期有關,且以春夏懷卵期間毒性最大。
河豚是人們最熟悉最著名的有毒魚類。我國有15種,如條紋東方豚、蟲紋東方豚、紅鰭東方豚等。
河豚的身體呈筒狀,胸鰭後方有一對黑色斑,沒有腹鰭,櫻桃小口的上下頜上各生有一對板狀利齒。
它們生活在近海,也可生活在淡水中,以蝦、蟹、魚等動物為食。
例如暗色東方豚,清明前後成群逆河回遊至淡水中產卵,幼魚生活在江河湖泊中,第二年春天才又返回大海。
見到這種現象,宋代著名詩人蘇東坡曾寫下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類似河豚這樣的有毒魚類,全世界已知有500多種。它們都是被動釋放出毒素,毒害敵人或者同歸於盡的。還有些有毒魚類,體內有專門的射毒器官,不僅能防禦,而且能主動的進攻敵人。
你知道河豚為什麼會讓人斃命嗎?
答:因為河豚的肝髒、卵巢、血液、腮、皮膚等處都含有劇毒,人們在食用河豚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會中毒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