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蟾是沙漠中一種弱小的動物,經常受到欺淩,但在自然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三招“護身法寶”讓角蟾在大多數情況下能逃脫敵人的魔爪。

在墨西哥的沙漠地帶棲息著一種小動物,當地人稱角蟾。它的身軀總長不過十幾厘米。身體如此之小,因此常受其他動物欺淩而成為“階下囚”。為了生存自立,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它們練就了幾手絕技,世代相傳。這些過硬的本領使它們適應環境,彌補了身體弱小的不足,防止被天敵捕食。

為適應墨西哥熱帶沙漠的幹旱氣候,它們早晨從植物葉子上吸上幾滴露水,就能應付一天的幹渴。在那炎熱的地方,可見它們耐渴能力是很強的。同時它們靜臥在沙礫中,模仿沙礫的顏色形狀,使身體的顏色形態與沙礫一模一樣。高超的“擬態”本領,常使細心的天敵也上當受騙,錯過了嘴邊的一塊肥肉。角蟾一旦“擬態”被天敵識破,仇人狹路相逢,無法逃脫時,角蟾就會立即拔出“護身寶劍”——你看它,全身長著密密麻麻的長刺,頭上長著角,尤其是頭後的一些角刺粗大銳利,好像一把把利劍。不光是樣子嚇人,而且銳刺就像緊繃在弦上的箭,一觸即發,誰見了也畏懼三分,不敢貿然動武。

如果敵人進攻時,角蟾就會拿出最後一招殺手鐧來,那就是從眼睛噴射出血液,嚇退敵人。

動物學家曾親眼目睹角蟾的“噴血特技”表演:把一隻角蟾放在鋪沙的玻璃罩內。在它剛剛脫皮,身體弱嫩,極易受傷時,向它作佯攻動作。角蟾的眼睛開始變紅,接著眼睛像“妖龍噴火”一樣射出一股鮮血來。

在動物界有幾種動物能夠噴射物質,射水魚能用嘴噴射一股水珠,射擊岸邊的昆蟲作為食物;臭鼬在生死攸關時刻從肛門射出一股難聞的分泌物——“臭氣”;銀蕊蟲則全身噴射液體,使敵害大吃一驚,踟躕不前,甚至頭暈。但是,像角蟾那樣從眼睛噴射鮮血的動物卻十分罕見,凡是企圖侵害、吞噬它的動物看到這種“噴血特技”,無不盯得目瞪口呆、驚惶失措而退避三舍,角蟾則趁機逃之夭夭。可見角蟾噴血這一招也是十分厲害的。

如果這三招不能迫使天敵放棄進攻,角蟾最終將成為“他人”的腹中之物了。

你知道角蟾都有什麼“護身法寶”嗎?

答:首先角蟾具有“擬態”的本領,像沙礫一樣的皮膚,往往能夠騙過天敵的眼睛;其次,角蟾渾身長滿了長刺,還有堅硬的角,這足以讓很多敵人望而卻步了;第三就是角蟾的“殺手鐧”了,眼睛噴射鮮血,這聽起來很讓人難以置信,所以它的敵人往往也被它嚇到,不敢輕舉妄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