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有著厚厚的龜殼,它們的防身之術自然是依賴於它們的龜殼,所以才會有“縮頭烏龜”的這一說法,這也是烏龜的本能反應。

在攻擊敵人時,人們常常指責敵人,躲進烏龜殼裏不敢出來。可見,烏龜殼是躲避敵害,保護自己的有效武器。

龜的遠房兄弟鱉應是大家都熟悉的,據說它能防癌治癌。喝鱉湯吃鱉肉的人多起來了,鱉的名聲好多了,身價也百倍於從前。於是,近年來,許多地方都開始養起鱉來,出現了養鱉“萬元戶”。縮頭烏龜鱉池邊鱉如果你有機會來到養鱉池邊,就會看到許多鱉,頭頸前伸,用四肢在地上慢慢爬行。一旦有什麼動靜,馬上把頭、四肢縮進烏龜殼裏,任你掀動、滾打,絕不鋌而走險,把頭伸出來向你進攻,一切恭候“發落”——它們十分自信,誰也奈何不了它。

其實,龜鱉類體表都有大型骨板形成的“盔甲”——背甲和腹甲連成一體,好似銅牆鐵壁包圍著身體。厚重的龜殼在自然界裏,隻要把頭、四肢縮進烏龜殼裏就“刀槍不入”了,食肉動物想咬也無處下口了,啃上一口,咯得牙都痛。一身盔甲使它們遇上敵害,不需逃跑,不用反抗,就能保住性命。在戰爭時,人類身穿盔甲,修碉堡,戴上頭盔,造坦克,也許都是從烏龜的“防身絕招”學來的呢!

你知道還有什麼動物和龜類一樣防身嗎?

答:自然界中有很多動物都和烏龜一樣,背上背著重重的殼,比如說蝸牛,蝸牛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會躲進自己的小屋子裏麵。還有海螺、蟹類等動物,都有著防身的硬殼,讓敵人無從下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