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瑞典王子—約翰·古斯塔夫(1 / 3)

平行世界的1616年,已逝瑞典國王約翰三世的孫子,已逝瑞典卡爾九世的外孫,東約特蘭大公約翰和卡爾九世之女瑪麗亞·伊麗莎白生下了一位王子。

這一年約翰大公二十八歲,正是年輕力勝的時候。身為大公表妹的王妃瑪麗亞·伊麗莎白,更是才開始美妙的人生。

這一年是北歐雄獅古斯塔夫二世繼位後的第六個年頭,整個歐洲都認可了米歇爾·德·諾特達姆的預言,波蘭和丹麥的君主都盼著這位雄主,早日命喪德意誌。

這一年,名叫約翰·古斯塔夫的嬰兒來到了這個世界,他一出生就帶著顯赫的光環。

作為瑞典開國國王古斯塔夫一世的直係男丁,從曾祖父開國王古斯塔夫·瓦薩,到他的祖父瓦薩的二兒子瑞典第三位國王約翰三世,再到他的父親約翰三世同第二任妻子古尼拉·比爾克的獨子,原芬蘭大公和現任東約特蘭大公約翰的第一個兒子,他的家譜無論哪一代都是正統且高貴的。

小約翰不僅在有極大可能,從至今無子的古斯塔夫·阿道夫手上繼承瑞典國王的位置,他還有機會從同祖父的叔叔西吉斯蒙德那繼承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王位。

如果西吉斯蒙德的繼承人瓦迪斯瓦夫四世·瓦薩,也就是小約翰那位遠在華沙的堂兄能順利繼位,作為比堂兄小十九歲的孩子,到時他不僅有機會從堂兄那得到波蘭—立陶宛聯邦的王位,還能一並繼承堂兄頭上俄國沙皇的皇冠。

當然,到時候多種不同信仰的衝突,會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

他是一位像當年的神聖羅馬帝國的查理五世一樣,有機會憑借出身兼並出一個龐大帝國的幸運兒。

小約翰降生的第二年,瑞典的形式轉危為安。

古斯塔夫二世在烏普薩拉大教堂,舉行了推遲六年的加冕,小約翰被母親抱著出席了這次儀式。

全程不哭不鬧的小約翰,在古斯塔夫提到他時恰巧笑了起來,國王無子的隱患仿佛都隨著那一笑,煙消雲散了。

天資聰穎,從小沒病沒災的約翰·古斯塔夫,在父母的關愛下幸福的度過了嬰兒時期。

由於小約翰的出生,本就構架簡單的瑞典王室,沒有再因為西吉斯蒙德的原因產生分歧。

作為第三順位繼承人的父親,第二順位繼承人約翰大公,堅決的用戶自己的小舅子古斯塔夫二世的領導。

有約翰在國內幫襯著,親征在外的古斯塔夫二世再同丹麥、波蘭和俄國的戰爭中,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戰果。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1618年留在國內的約翰公爵偶感風寒,在風雪交加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這是種常見疾病。

可正是這麼一次普通的感冒,奪去了這名剛剛三十歲的大公,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小約翰被母親瑪麗亞·伊麗莎白帶著回到了斯德哥爾摩,這對孤兒寡母住進了瑪麗亞熟悉的德羅特寧霍爾姆宮,雖然和後來坐落在斯塔丹島上,那個大型王宮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當時也是一座不錯的王宮了。

後來的名相,首相阿克塞爾·烏克森謝納重新掌握了國內權利,同年他推動通過了新的議會法,並著手進行城鎮政務改革。

同樣是1618年,捷克發動了反抗神聖羅馬帝國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暴動,以此為導火索我們稱之為三十年戰爭的大混戰爆發。

勃蘭登堡選侯國和東普魯士,徹底合並唯一個統一政權。

瑪利亞·伊麗歐諾拉,這位來自勃蘭登堡選侯國的瑞典王妃,由於隻生了個女兒,每當看到小約翰母子倆時,都會心煩氣躁。

如果不是瑪麗亞·伊麗莎白自小在王宮長大,王宮裏充滿了忠於瑪麗亞公主的仆人,這名思念祖國的王妃可能早就伺機殺死小約翰,這個礙眼的孩子了。

一直熬到小約翰六歲,已經開始識文斷字的約翰王子在六歲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能改變他命運的禮物,一個存在於他腦海中的係統。

花了一個多月徹底摸清係統現狀後,小約翰總結了一下係統認可的屬性:

天才(genius):外交+2、密謀+2、內政+2、軍事+2、學習+2;

果決(quick):外交+1、密謀+1、內政+1、軍事+1、學習+1、第一印象分+15;

強壯(strong):外交+1、軍事+2、健康+2、每次成功受孕的概率+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