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得象(公元978年—公元1048年),字希言,漢族,浦城人。鹹平五年(1002年),進士及第,曆大理評事,玉山縣縣令,大理寺丞等。慶曆八年(1048年)去世,贈太尉兼侍中,諡文憲。著有《章文簡公詩集》等。
章衡(公元1025年—公元1099年),字子平,漢族,浦城人,上柱國,吳興縣開國伯。嘉祐二年(1057年)狀元及第,曆潤州長史,通判湖州,直集賢院,鹽鐵判官等。元符二年(1099年)去世。著有《編年通載》。
章楶(1027年—1102年),字質夫,浦城人。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及第。厲陳留知縣。京東轉運判官、湖北刑獄使、成都路轉運使等職,政績卓著。
元祐六年(1091年),章楶擔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提出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給予懲罰,邊境不得休兵。應當逐漸占據西夏疆土,用古代對諸侯削地的辦法,以削弱對方來強固自己的邊防,然後派各路兵守其要害之處,並率軍進攻西夏。夏軍多次侵犯,均為章楶所敗,有效遏製了西夏的侵犯。
紹聖元年(1094年),章楶出兵西夏,並據地形修築工事,鞏固邊防。攻取西夏大片地區,取得了宋朝對西夏作戰的戰略主動權。夏軍進攻平夏城,章楶於胡蘆河川三戰三捷,大破其軍,又奇襲天都山,擒獲西夏統軍嵬名阿埋,夏主震駭。章楶被任命為樞密直學士、龍圖閣端明殿學士、進階大中大夫。
崇寧元年(1102年),章楶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莊簡,追贈右銀青光祿大夫、太師、秦國公,諡莊簡、改諡莊敏,撫恤助喪很優厚。著有《成都古今詩集》等。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號大滌翁,漢族,浦城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曆商洛縣令、雄武軍節度推官、著作佐郎等職,政績顯著。章惇擔任湖南北察訪使,經略南北江,率軍平定了湖北等地並經略湖南,設立州縣,開拓西南,統一北宋內地割據勢力。
熙寧二年(1069年),宰相王安石設製製置三司條例司,章惇被任命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加集賢校理、中書檢正,參與熙寧變法。章惇反對廢除新法,多次與門下侍郎司馬光辯論,朝爭失敗,被貶,知汝州。
元祐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政治上貶斥舊黨,恢複新法。文化上廢除詩賦,代以二經。軍事上征服西夏,攻滅唃廝囉。外交上招降吐蕃諸部,拒絕遼朝請和。地方上設置晉寧軍與隴右節度軍。
元符三年(1100年),章惇罷相。
崇寧四年(1105年),去世,享年七十歲,葬於長興。
政和三年(1113年),贈太師,追封魏國公。著有《章子厚內製集》等。
......浦城章家可謂救宋急先鋒,這回故事就從政和三年說起......
自從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薨,章惇由於推舉簡王趙似失敗後,浦城章家變為新皇趙佶所惡,失去了出仕為官的機會。
雖說趙似不堪迫害死於崇寧五年(1106年),但因為有流言說趙似是因為章惇老死,沒人庇護,才死於大內奸人之手。章家的苦難直到又六年後的政和三年(1113年),隨著朝廷追封章惇才得以終結。
然則蔡京何許人也,怎會不明上意,輕言新法,章家子弟仍舊缺乏升遷之路,朝中權貴也乏又敢於章家通婚者。
政和三年,這一年一夥賊人劫了忠烈之後”青麵獸“楊誌押的生辰綱,這一年未來的天下第一美人茂德帝姬還是黃口小兒。
這一年章得像之後,浦城人章峰早已進士及第。
雖說少年英才,可惜生不逢時,入仕三載,年近而立,卻仍是個小小縣令。
精通武藝,一心幻想如章楶般為了國保疆的少年,漸漸也受時事所逼成了為了升官,斂財受賄的貪官。
卻說那晁蓋奪了梁山泊,渾城跑了個宋押司,著實讓陽穀縣衙裏的章縣令,為京東西路未來的治安深感憂慮。
雖說自幼習武,練過幾年馬槊,但三年縣官坐下來,除了弓箭卻是都生疏了。
為保一縣太平,章峰雖然不能調動團練,卻可以重聘衙役。
浦城離陽穀甚遠,加之家中好文少武,章峰沒了家裏援助,隻得就著左近之大蟲,懸賞千貫以招勇士。
不成想花紅掛出沒幾日,沒找來一批勇士,倒是一位清河壯士獨力殺了那大蟲。
章峰大喜,問了那壯士姓名後便帶著賞錢等在大堂,另安排人去酒樓訂了宴席。
武鬆下了轎,扛著大蟲,都到廳前,放在甬道上。章峰看了武鬆這般模樣,又見了這個老大錦毛大蟲,心中自忖道:”不是這個漢,怎地打的這個猛虎!“便喚武鬆上廳來,武鬆去廳前聲了喏。章峰問道:”那打虎的壯士,你卻說怎生打了這個大蟲?“武鬆就廳前將打虎的本事,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