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時間易天佑和秦思蓉已經來到了臨安城。
雖然易天佑一直不喜歡南宋在政治上的偏弱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南宋時期的臨安城確實是整個世界最繁華的地方,也是整個封建社會時期商業最有活力的一個階段。
臨安也就是現代的杭州在周朝以前,屬“揚州之域”。傳說在夏禹治水時,全國分為九州,長江以南的廣闊地域均泛稱揚州。公元前21世紀,夏禹南巡,大會諸侯於會稽山,曾乘舟航行經過這裏,並舍其餘杭於此,故名“餘杭”。一說,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稱此地為“禹杭”,其後,口語相傳,訛“禹”為“餘”,乃名“餘杭”。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杭州先屬越,後屬吳,越滅吳後,複屬越。戰國時,楚滅越國,杭州又歸入楚。
秦統一六國後,在靈隱山麓設縣治,稱錢唐,屬會稽郡。《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三十七年十月癸醜,始皇出遊……過丹陽,至錢唐,臨浙江,水波惡……。”這是史籍最早記載“錢唐”之名。現在的市區,當時還是隨江潮出沒的海灘,西湖尚未形成。
西漢承秦製,杭州仍稱錢唐。新莽時一度改錢唐為泉亭縣;到了東漢,複置錢唐縣,屬吳郡。這時杭州農田水利興修初具規模,並從寶石山至萬鬆嶺修築了第一條海塘,西湖開始與海隔斷,成為內湖。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鹹和元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杭州為吳國的吳興郡,屬揚州。因外族相繼入侵,晉室南遷,促進了江南和錢塘江兩岸經濟文化的發展。這時,西湖已有“明聖湖”、“金牛湖”之稱。東晉鹹和元年,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飛來峰下建了靈隱寺,這不僅是西湖最古的叢林建築,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隨後有方士許邁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韜光、寶石山一帶進行寫書、煉丹等活動,傳播宗教,西湖名山勝水也漸次開拓。梁武帝太清三年,升錢唐縣為臨江郡。陳後主禎明元年,又置錢唐郡,轄錢唐、於潛、富陽、新城四縣,屬吳州。
隋王朝建立後,於開皇九年廢郡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現。下轄錢唐、餘杭、富陽、鹽官、於潛、武康六縣。州治初在餘杭,次年遷錢唐。開皇十一年,在鳳凰山依山築城,“周三十六裏九十步”,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業三年,改置為餘杭郡。六年,楊素鑿通江南運河,從現在的江蘇鎮江起,經蘇州、嘉興等地而達杭州,全長400多公裏,自此,拱宸橋成為大運河的起訖點。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進了杭州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隋書·地理誌》記述:“杭州等郡,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這時的餘杭郡有戶15380,杭州戶口統計由此開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餘杭郡,治所在錢唐。因避國號諱,於武德四年改“錢唐”為“錢塘”。太宗時屬江南道,天寶元年複名餘杭郡,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又改為杭州,歸浙江西道節度,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偏安東南,建都杭州。當時的杭州稱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錢塘,轄錢塘、錢江、餘杭、安國、於潛、唐山、富陽、新城八縣。在吳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統治下,經過勞動人民的辛勤開拓建設,杭州發展成為全國經濟繁榮和文化薈萃之地。歐陽修在《有美堂記》裏有這樣的描述:“錢塘自五代時,不被幹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十餘萬家,環以湖山,左右映帶,而閩海商賈,風帆浪泊,出入於煙濤杳靄之間,可謂盛矣!”吳越王錢鏐在杭州鳳凰山築了“子城”,內建宮殿,作為國治,又在外圍築了“羅城”,周圍70裏,作為防禦。據《吳越備史》記載,這個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錢塘江至江幹,瀕錢塘湖到寶石山,東北麵到現在的艮山門。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稱。吳越王重視興修水利,引西湖水輸入城內運河;在錢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樁法”修築百餘裏的護岸海塘;還在錢塘江沿岸興建龍山、浙江二閘,阻止鹹水倒灌,減輕潮患,擴大平陸。動用民工鑿平江中的石灘,使航道暢通,促進了與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