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退後一步看自己,這話說得多麼好啊!我們誰不總是常常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自己呢?距離太近,我們往往隻能看到自己的完美,如果我們能退後一步,站在旁觀者的位置上看自己,那麼我們或許就會很容易看出自己的瑕斑和不足了。
一次,去拜訪一個大畫家,閑談了一會兒,我向畫家求一幅墨寶,畫家欣然應允。於是他在畫案上鋪開一張雪白的宣紙,當場為我作畫。
畫家鋪開宣紙後,並沒有馬上動筆,而是抱著胳膊後退了一步,眼睛緊緊地盯著那張潔白的宣紙,認真思索了好久,才跨前一步走到畫案邊,提起了放在硯上的畫筆。提著筆畫幾筆,畫家又輕輕放下了手中的畫筆,又退後了一米有餘,邊踱步,邊緊緊盯著畫案上他那幅塗了幾筆的畫。
畫幾筆,就停下來,退後幾步看看,思索思索,然後再跨上前去塗上幾筆,如此往複幾十次。我沒有想到作一幅畫竟如此艱難,竟要如此地費神。我隻想,作畫作到一定的程度,畫技早就成熟了,不過是提起筆來一鼓作氣,痛快淋漓地揮毫塗幾筆也就成了,哪裏想到,像他這樣一位畫壇有名的大師,作一幅畫也要這樣地艱辛。
畫畫好後,他長長噓了口氣,又退後一步,盯著自己的作品陶醉不已,我怕打斷了他的思路,輕輕問他說:“畫好了?”他的雙眼仍不離開自己的畫,隻是輕輕搖了搖頭說:“讓我再看看。”
他默不作聲地退後一步看了好久,看得我都替他有些焦急了起來,他蒼老的臉上才慢慢流露出一絲欣然的笑意。我高興地問他說:“好了?”他點了點頭,又很快搖了搖頭說:“再稍等一會兒。”然後他捧起畫案上的畫,用圖畫釘把它釘到對麵的牆上,退後一步盯著那一幅畫望了很久,才拿起畫筆在那幅畫上小心翼翼地做了一次微不足道的修整,然後才滿意地爽聲大笑說:“好了,好了。”
待他坐下來神定氣閑後,我才問他說:“剛才您作畫時,為什麼畫幾筆就要退後一步看一看呢?”他笑了笑說:“這是我們搞美術和書法藝術的共有的習慣,站在自己作品的近處看,那是自己在看自己,很難看出自己作品的不足,退後一步看,拉開了一段距離,就是以局外人的立場看待作品了,容易找出作品的不足之處,隻有這樣反複地退後一步看,自己的作品才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退後一步看自己,一幅好畫是這樣才能寫意出來的,一個人也是這樣才能完美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