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佚名
別人最需要的,才是我們最需要的,這是經商的最大哲學,也是人生最高的哲學。
一個初涉商界的年輕人去請教一個著名的商界前輩說:“我想做買賣,請您給我指點一下,做什麼生意好呢?”
老人笑笑問他說:“如果你在烈日炎炎的沙漠裏走,你最渴望的是什麼昵?”年輕人說:“當然是水了。”
老人說:“那你就可以賣水。”
老人又笑笑問他說:“如果在嚴冬天寒地凍時,有人走在雪野裏,他最需要的會是什麼呢?”年輕人想想說:“當然是火和棉靴了。”
老人說:“那你就可以賣炭和棉靴。”
老人說,一百多年前,當大批大批的美國人湧向美國的西部淘金時,隻有三個人發了財。他們也是湧去淘金的,但在去西部的漫漫荒路上,一個人見有一道一道的河,而成千上萬的淘金人渡河卻是那麼艱難,於是他問那些淘金人:“現在你們最需要什麼?”淘金的人們想想,回答說:“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渡河的船!”於是這個人便不再淘金了,他打造了一條一條的船在一條一條去西部的河流上擺渡,很快他就發財了。
第二個人是在淘金的時候,發現那些淘金的人們很為他們的鋼銑和洋鎬發愁,一把把的鋼銑和洋鎬在他們夜以繼日的使用中很快就報廢了,而要買到新的工具,就必須萬裏迢迢到遙遠的東部大城市去。於是他問那些淘金人說:“你們現在最需要什麼?”
淘金的人們沮喪地說:“我們現在最需要鋼銑和洋鎬。”於是這個人便支起他的鐵匠爐,開始打製鋼銑和洋鎬,很快他也發財了。
老人說:“第三個人原來也是一個淘金漢,當一批一批的淘金人日夜不停地摸爬滾打在礦洞裏時,他發現,他們的衣服三五天便磨得成了一堆廢布頭,於是,他不再淘金了,用他做帳篷用的厚布開始生產淘金人穿的耐磨的農褲,他也很快就發財了。”
老人說:“這三個人後來便是美國著名的船舶大王、鋼鐵大王和牛仔服大王。”老人頓了頓問年輕人說:“你知道他們為什麼能夠發財嗎?”
年輕人想了想說:“他們是抓住了商機吧?”
老人聽了,點點頭又搖搖頭說:“不全是。”
老人說:“商業機遇其實是隨時隨地都有的,隻要人們生活著,他們就會需要東西,這就有了我們經商買賣的機遇。但是你要做生意賺錢,就必須知道別人需要什麼,隻要你能及時滿足別人的需要,你自己就能成功,就能滿足自己的需要。”
老人微笑著說:“商人的唯一秘訣就是:知道別人最需要什麼。”
是的,別人最需要的,才是我們最需要的。別人最需要的就不是滯銷品和壓倉品,大家都需要的,才是緊俏品和搶手貨,能首先替別人著想,給人們送上他們最需要的,滯銷和積壓便不會成為我們生意失敗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