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金友
從這所幼兒園走出去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一個“自信罐”
有個叫西格的女人,自從接連生了三個孩子之後,就整天煩躁不安。4歲的孩子整日玩鬧,19個月大的孩子整夜哭叫,還有一個嬰兒需要不斷地喂奶。那一段日子,西格的精神就要崩潰了。長期的睡眠不足使她無法以正常的心態看待周圍的世界,也無法正常地看待自己。她甚至懷疑自己天生就“低能”,連幾個孩子都照看不了,以後還能做什麼呢?
這時候,她的一個叫海倫的朋友從另外一座城市托人給她帶來一份禮物。她打開一看,是一個裝飾得很漂亮的陶瓷容器,上麵還貼著一個標簽,上麵寫著:“西格的自信罐,需要時用。”罐子裏麵裝著幾十個用淺藍色紙條卷成的小紙卷,每個小紙卷上都寫著海倫送給西格的一句話。西格迫不及待地一個個打開。隻見上麵分別寫著:
上帝微笑著送給我一件寶貴的禮物,她的名字叫“西格”;
我珍惜你的友誼;
我欣賞你的執著;
我希望住在離你的廚房100英尺遠的地方;
你很好客;
你有寬廣的胸懷;
你是我願意一起在一家百貨公司轉上一整天的那個人;
你做什麼事都那麼仔細,那麼任勞任怨;
我真的相信你能做好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我給你提兩點建議:第一,當你完成一件自己想幹的事情,或者得到別人的稱讚和肯定的時候,就寫一張小紙條放在這個罐裏;第二,當你遇到困難和挫折,或者有點兒心灰意冷的時候,就從這個小罐裏拿出幾張紙條來看看。
讀到這裏,西格的眼圈濕了,因為她深深地感覺到,她正被別人愛著,被別人關心著,困難隻是暫時的,自己也是很棒的。從那以後,西格把這個“自信罐”擺在最醒目的地方,隻要遇到壓力和困難,就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
15年以後,西格當了一所幼兒園的園長,很多家長都願意把孩子送到她這家幼兒園,因為她的自信激發了孩子們的自信。從這所幼兒園走出去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一個“自信罐”。
自信來源於自知。任何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擁有別人所不能擁有的東西。在一個人生活的過程,也就是尋找和探索的過程中,隻要自己的“人生密碼”和“事業密碼”對上號,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一把鎖,接著徐徐開啟的,便是成功的大門。你不擅長數學,卻擅長語文;不擅長語文,卻擅長音樂;不擅長音樂,卻擅長繪畫;不擅長繪畫,卻擅長體育;不擅長體育,卻擅長工藝;不擅長工藝,卻擅長經營;不擅長經營,卻擅長駕駛;不擅長駕駛,卻擅長種養;不擅長種養,卻擅長捕獵;不擅長捕獵,卻擅長……總有一種事業,總有一樣東西,會讓你大放異彩、出類拔萃。隻是有很多人,在尋找的途中,因為困難,因為壓力,因為氣餒,便輕言放棄。
他們缺少的,正是這樣一個“自信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