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友情寓言(1)(3 / 3)

小魚們此刻全都冷靜了,它們交頭接耳地商討著對策。它們開始在大魚之間的縫隙中竄來竄去,一會兒就遊到了漁網的邊緣。小魚們找到了漁網上網眼稍大一點的地方,一個個從裏麵擠了出來。

大魚們看到小魚輕易擠出了漁網,也像小魚一樣,在網眼處使勁往外擠,但哪裏能擠得出來呢。

寓言者說

生活在社會大家庭裏,人們應該學會和他人友好相處,不能以大欺小,以強淩弱。要知道,強者有強者的優勢,弱者有弱者的智慧,誰都不要輕視別人,抬高自己。

列森先生的故事

——不要獨享榮耀

當你工作出色受到了上司的肯定,千萬要記住一點:別吃“獨食”,否則這份榮耀會給你的人際關係帶來障礙。

列森先生工作能力很強,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編輯,並擔任公司下屬的一個雜誌的主編。平時在單位裏上上下下關係都不錯,而且他還很有才氣,工作之餘還愛寫作。有一次,他主編的雜誌在一次評選中獲了大獎,他感到十分榮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與成就,同事也紛紛祝福他,而且,單位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誰若是得到了什麼獎勵,那就要請大家吃一頓,以答謝大家。其實所請的人不完全是對自己有過幫助的,基本類似於單位部門的小聚會。但列森認為獲得獎勵是自己努力付出的結果,和別人沒有關係,他就沒有請同事吃飯慶祝。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卻發現單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下屬,似乎都在有意無意地和他過不去,還經常躲著他。

列森做錯了什麼嗎?好像沒有,但又不全對。原來他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吃了“獨食”。雖然他所獲得獎項是他自己努力的結果,但是既然單位的人都知道了,大家也想分享他的喜悅,沒有請客的列森也許仍不知道,他不請客就是看不起同事,就是不把同事放在眼裏,後果就不僅僅是落個“小氣”的名聲了。

寓言者說

當你獲得榮耀時,對他人要更加客氣,榮耀越高,更要以低姿態對人;另一方麵,別老是說起你的榮耀,說得多了,難逃吹噓炫耀之嫌,既然別人早已經知道你的功勞,那你又何必經常提起呢?

其實,不獨享榮耀,實際上就是不要對他人的生存發展造成威脅,因為你的榮耀會讓別人產生一種不安全感。而當你獲得榮譽時,你去感謝他人、與人分享、為人謙卑,這就能讓他人覺得安心,人性就是這麼奇妙。

南霽雲的故事

——要學會鐵肩擔道義

安祿山造反,派數萬賊兵包圍唯陽。守城的主帥張巡派好友南霽雲到臨淮去請救兵。到了那兒見到了守軍節度使賀蘭進明,進明向來妒忌張巡的名聲和威望,生怕他會成功,根本沒打算派兵馳援,但是他很看重霽雲的才能,想把他留下來,就以隆重的宴會來款待他。

音樂響起,南霽雲禁不住淚流滿麵說:“守衛唯陽的將士們已經斷糧一個多月了,今天你賀蘭大夫不派兵救援,反而大肆鋪張,擺酒筵,奏音樂。我豈能在這獨享,就是吃了也吞不下去。今天不能達成主帥派給我的任務,我要留下一個手指以示我的忠誠,以便回去報告張中丞。”

於是他拔下佩刀斬下一個指頭,瞪著發怒的淚眼,一點東西也不吃。南霽雲最後帶著三十個部屬,趁夜突圍入城,和張巡一起,孤軍死守唯陽城,英勇戰死。

寓言者說

南霽雲以生命維護信義,履行自己的職責,這種精神值得永遠頌揚。

同生共死的朋友

——學會珍惜朋友

從前有兩個患難同當,生死與共的朋友,可上帝不相信人世間存在這樣一份堅不可摧的友情,便想考驗他們。

有一次,這兩個人在穿越沙漠時,饑渴難耐,奄奄一息,這時上帝指點他們說:“前方有一顆果樹,上麵結著兩個蘋果,吃了小的隻能暫時緩解,吃了大的才能供給你們足夠的力量走出沙漠、戰勝死神。”

然而,兩個人誰也不肯吃那個大果子,一直僵持到深夜。次日天剛亮,其中一人醒來後發現他的朋友不見了,他不解地朝前方的果樹走去,卻發現果樹上隻留下一個小小的蘋果,朋友的無情使他失望透頂……

他吃下那個小果子後繼續艱難地行走在沙漠中。走出不遠,他發現他的朋友暈倒在前方,手裏還緊握著一個蘋果——比他剛才吃下的小了整整一倍。

寓言者說

真金不怕火煉,真正的朋友是經得起任何考驗的,請珍惜身邊真正的朋友吧!

兩個好朋友

——友情是相互的

孫叔敖與沈尹莖是好朋友。

孫叔敖在京城郢都遊曆了三年,沒有人知道他的音信,他的學識和德行也沒有人了解。沈尹莖就告訴他:“如果要比誰能闡述政治理念,讓人聽從,推行切實的治國方案,讓君王信服,我是不如你的。但如果要比誰更能適應社會,和世俗打交道,解釋政治的道理,調和對方的理念,以適應領導者的心理,你便不如我了。因此你為何不先回去種地,讓我為你的前途去遊說。”

沈尹莖便在郢都交往遊說五年,因為他擅長表達而逐漸變得有名起來,楚王想聘他為令尹,他推辭說:“在期思地方有一位鄉下人,名叫孫叔敖,學識品性都好,可謂是個聖人,大王一定要任用他,臣不如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