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把羊群趕到牧場去放牧,看見有幾隻野山羊混雜在羊群裏。傍晚,他將所有的羊都趕進羊圈。次日,下起大雨他無法到牧場去放牧,隻好在羊圈裏飼養。他丟給自己的羊極少的食料,僅夠維持生命,而為了將外來的那幾隻野山羊據為己有,他卻給它們很多食料。雨停後,牧人把所有的羊都趕向牧場,來到山下時,那些野山羊全都逃跑了。牧人怒斥它們忘恩負義,受到了特殊關照,卻仍要逃走。野山羊轉身說:“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小心謹慎了。因為你給予我們這些昨天新來的以特殊關照,而過於忽視你以前一直飼養的。毋庸置疑,今後再遇到其他的野山羊來,你一定又會冷落我們而去偏愛它們。”
寓言者說
喜新厭舊的人的友誼是不值得信任的,即使你們是深交之友,他一有新交,便會冷落舊交。
阿豺的兒子們
——團結就是力量
很久之前,阿豺是吐穀渾國的王,他有二十個兒子。他這二十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伯仲。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看不起其他人,認為隻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二十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麵就互相譏諷,在背後時也常常說其他人的壞話。
阿豺看到兒子如此不團結,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麵來各個擊破,使國家陷於危難。阿豺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育兒子們相互尊敬,互親互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麵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依然是老樣子。
阿豺逐漸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可是自己死後,兒子們怎麼辦呢?沒有人教導他們,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
一天,阿豺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雖然兒子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做,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折斷這其中任一支。”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撿起來,將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全身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也沒辦法折斷箭捆。
阿豺轉麵向自己的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但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同樣道理,如果互相鬥氣,各自為戰,很容易遭到失敗,但如果二十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就會有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所在!”
兒子們知道父親用心良苦,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請您不要擔心!”
阿豺知道兒子們真的明白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寓言者說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團結就是力量,隻要團結起來,就能有強大的力量,去克服一切挫折。一個人是無法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一個好漢三個幫,所以想要做大事,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同伴。
蘇格拉底的感慨
——學會用寬容之心對待朋友
一日,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新蓋了一所房子,大家聚在一起,對這座建築展開爭論。
有人說,這房子的內部結構和哲學家的身份十分不匹配;另一個也批評房子的正麵不夠美觀;而大家更是一致認為這房子過於狹小,連轉身都困難。
蘇格拉底卻回答:“假如真正的朋友能擠滿這所房子,不單是我,連老天爺都會很高興的。”
寓言者說
人們常說自己的朋友眾多,但沒有發覺真正的朋友實在太少。所以請珍惜身邊真正的朋友,用一顆包容之心對待他們吧。
蘇秦和張儀
——最好的益友是想讓你進步的人
在戰國的時候,有兩個人是好朋友,同受業於當時的名師鬼穀子,他們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說客蘇秦和張儀。
蘇秦很早就開始遊說諸國了,成功也來得順利,而張儀初出道時較為普通,鬱鬱不得誌,不知前途如何。看到蘇秦已成大事,便想投身門下,找到快速成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