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龍笑著回答:“你怎麼狹隘到這種程度呢?大自然給了我們健美的身軀,頭頂崢嶸的龍角,身披閃閃的鱗甲,既能潛入浩瀚的海底,又能飛騰於遼闊的天空,既可召喚漫天彩雲,又可驅使萬裏長風,抑製如火的驕陽,滋潤幹枯的大地。我走遍天涯海角,將世界萬物美態盡收眼底,棲息在這大自然的懷抱中,享受自由。這不正是我最大的快樂嗎?可是,現在你們這樣窩囊地待在像巴掌一樣大的水塘中,泥沙阻礙著你們的行動,隻有螞蟥、蚯蚓之類的昆蟲與你們做伴,每日隻等著殘湯剩菜。這樣,雖然你們和我的形體完全相同,但誌趣卻完全不一樣!受人愚弄,被人眷養的你們呀,遲早會被人家掐住喉管,成為飯桌上的菜肴。我準備向你們伸出援助之手,可你們怎麼反來引誘我,試圖把我一同拉入陷阱呢?看來,執迷不悟的你們是難逃這本來可以避免的災難了。”
最終,那條野龍離開了。沒過多久,被眷養的家龍果然被人逮住,剁成塊,成了餐桌上的佳肴。
寓言者說
家龍和野龍相反的價值觀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家龍貪圖享受、仰人鼻息、不求進取,結果不僅喪失了本性,還被屠殺,成為他人的盤中餐。野龍雖經曆千百磨難,卻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擁有廣闊的天地,享受自由並實現自我價值的快樂。
高收入的漁民
——學會打開心靈的鎖
一連好幾天,漁民的運氣特別好,幾乎每次出海都能滿載而歸。同樣的時間,別人也就收入了兩三千塊錢,而他卻已經近萬了。所以在他生日這天,他決定請朋友們在他的船上吃頓大餐慶祝一下。
因為來的賓客互相之間熟悉無間,漁民便毫無顧慮地大喝起來,宴會結束時,他已經醉眼蒙矓了。等大夥都散了,漁民開始晃晃悠悠地收拾殘局,準備搖槳回家。可是劃了半天他發現自己還沒有到對岸,確切地說是小船根本沒有動。
他馬上驚醒了,醉意全無:“天哪,難道,難道我是遇上鬼了不成?”這樣一想,漁民嚇得拔腿就往岸上跑,但剛跑上岸,他就被腳下的一個東西絆倒在地上,頭也重重地磕在了什麼東西上,於是他就不省人事了。
終於他醒過來了,酒勁兒也早已過去了,他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躺在平時捕魚的河邊,而且頭上還隱隱作痛,好像是一個大包。經過仔細回憶,漁民才想起了大概。
“但是,船不動是真的啊!為什麼呢?”他奇怪地向腳下看去,頓然大悟。原來昨夜他醉得厲害,根本沒有解開船的纜繩。絆倒他的,正是纜繩;而磕到他的,就是一旁的石墩了。
看到這兒大家會不會想到我們自己呢,在漫長的一生中,有多少這種無形的“纜繩”在阻礙著我們人生航船的前行呢?生活中我們長年累月地纏繞著它,別人看得清楚卻無法給我們解開,而我們有能力解開卻不知道在哪兒。而且,即使有一天有人告訴我們它在哪兒,解不解得開還要看我們自己願不願意。如此說來,我們一生的路,哪裏能平呢?
寓言者說
每個人的一生中,有許多無形的枷鎖會捆住我們前進的雙腳,桎梏我們自由的心靈。別人能告訴我們它的具體位置,而真正的鑰匙,其實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裏。
趕考的秀才
——積極心態很重要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赴考。考試前天晚上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已經戴了鬥笠卻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跟心愛的表妹背靠背的躺在一起。
秀才不解這三個夢的寓意便找了個解夢的人。解夢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忙活嗎?戴鬥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背靠背躺在一起,不是沒戲嗎?”
秀才一聽,覺得說得有道理,回店收拾東西準備放棄赴考。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你怎麼今天就回鄉了?”
秀才把解夢人給他解的夢說了一遍,店老板樂了:“讓我也來給你解一解。我倒覺得,你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暗喻著高種(中)啊?戴鬥笠打傘可以理解為你這次有備無患嗎?你與表妹躺在床上背靠背,我想是在說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吧?”
秀才聽後覺得言之有理,心情愉悅地參加了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寓言者說
心態積極的人,像太陽一樣照得周圍暖洋洋的。一個人的意願決定我們前進的方向,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小男孩的願望
——學會享受現實
有個小男孩向上帝許願:“我希望得到一位性情溫和、高挑美麗的妻子,希望有一座帶後花園的別墅小樓,希望有3個能夠成為名人的兒子,還希望有一輛跑車可以開。”
上帝把自己的祝福送給男孩。
時間慢慢過去,多年以後,這個男孩長成了大男人,他娶到的妻子溫柔美麗,隻是個子很矮;他有了3個可愛的孩子,隻不過都是女兒而非兒子;他有一座房子,但那是平房而非別墅小樓;房子的後麵不是什麼花園,而是被賢惠的妻子打理成了一個不小的菜地;他還有一輛車,是給人拉貨的大卡車而不是他曾經夢想的跑車。
他並沒有擁有自己曾經想要的,為此,他非常氣惱地去找上帝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