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者說
在我們一生中,會麵臨許多危險,我們得時刻提醒自己,讓自己明白自己的責任和方向,不要上當受騙,失去了自己的方向。
快樂的農夫
——快樂就在你心中
有一個國王每天都不開心,大臣請道士診治。道士說,國王如果能穿上一個快樂的人的鞋子,他的病也就好了。大臣走遍各個地方,尋找快樂的人。
有一天,大臣走進一個很窮的村落時,突然聽到一個快樂的人在放聲歌唱。循著歌聲,他找到了那個在勞作的農夫。
大臣問農夫:“你快樂嗎?”
“我每時每刻都很開心。”農夫回答。
大臣很開心,將自己的任務告訴農夫。
農夫忍不住笑起來,原來,他連一雙鞋子都沒有。
快樂的人根本沒有鞋子。在許多人看來,獲得金錢就可以得到快樂。殊不知,快樂就是珍惜已擁有的一切——對於快樂的人來說,擁有現在便是擁有快樂。
寓言者說
快樂就在你的心中,而不在你有沒有快樂的鞋子,珍惜你所擁有的,就擁有了快樂。
失敗的尼克鬆
——心理要健康
尼克鬆總統的赫赫業績不但美國人有口皆碑,連我們中國人也耳熟能詳,至少他打開了中國和美國之間關係的大門。
因為他出色的業績,深得美國人民之心,所以1972年他第一屆任期期滿時,大多數人都認為他競選連任沒有問題。尤其是在所有候選人中,他的對手從閱曆到聲望都遠遠不及他,他擁有絕對的優勢。
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對這種趨勢最沒信心的竟然是尼克鬆本人。的確,他十分不自信,因為過去曾經有過幾次失敗的打擊,至今他都沒有走出心理陰影。
臨近競選期間了,尼克鬆越來越擔心萬一出現的失敗。終於,在這種潛意識的驅使下,他做了一個讓自己終生後悔的小動作——派人潛入競選對手的總部,把竊聽器安到了對手的辦公室。
當時,尼克鬆已經競選成功,可是對方並沒有因他競選成功就結束這件事,而是大張旗鼓地宣揚他的“醜惡行為”,所有美國人都震驚不已。再後來,尼克鬆總統想盡辦法阻礙調查和推卸責任,他的態度又令大家異常失望。
終於,在選舉勝利後不久,尼克鬆總統迫於輿論壓力辭職,成為他永遠的遺憾。
寓言者說
一個人要想成功,最堅實的基礎莫過於健康的心理。倘若心理上存在誤區,這個人的理智與才華都將被他的錯誤掩蓋。
盲人走夜路
——要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
盲人在一片漆黑中摸黑走道,和來人撞了個火星直冒。
“哎喲!”——盲人疼得嗷嗷直叫,“呶!我提了個燈籠你沒看見啊?”
“燈籠?”那人回答道,“哪兒有什麼燈籠?嗬,是有個燈籠,可是這麼黑誰又能看得到?你看不見你的燈籠早滅了嗎?”
寓言者說
我們往往因為有天然的保護層而自鳴得意,遇到事情就去責問別人,還蠻不講理,卻不去檢查自己的過失。應該多想想那句俗語——靜坐常思己過。
班裏的怪現象
——勇爭第一
在班中一直流行著一個怪現象:每天早晨第一個到教室的總是一個名叫娜娜的小女孩。
終於有一天,林老師忍不住好奇地問娜娜:“你每天那麼早來學校幹嗎啊?”
娜娜抿抿嘴,靦腆地笑了:“因為我希望一直都是第一名。”
“為什麼一定要第一名呢?”林老師有點不明白。
“是這樣的,”娜娜解釋道,“我的長相一般,學習成績也一般,體育也好不到哪兒去,在家裏姐妹中還排中間,我從來都不知道‘第一’是什麼滋味。突然有一天我意外的成了第一個到教室的人,我發現自己竟然嚐到了那種‘第一’的感覺。我很高興,所以從那之後,我就每天成為第一個到達的人。每天,這個念頭都會讓我充滿了興奮和期待,它帶給了我許多快樂。”
聽完小娜娜天真的語言,林老師開心地笑起來。
可是有天早晨,林老師發現娜娜苦著個臉。“怎麼了,娜娜?”林老師問她。
“王剛搶了我的第一,本來我們是一起來的,可他卻在最後為了超過我跑著進了教室。”娜娜嘟囔著。
“沒事的,親愛的孩子。你看,無論橫排豎排,你不還是第一嗎?”林老師以娜娜為中心比劃著說道。
“哎呀,對啊。”娜娜的臉上又布滿了笑容。
漸漸地,林老師覺得娜娜好像變了個人,她比以前更加自信開朗了。也許,那個“另起一行”的道理讓她領悟了許多其他的“第一”。
寓言者說
每個人都夢想過得到第一,但第一卻隻能屬於一個人。與其因此而失落,不如“另起一行”,尋求自己獨特的“第一”,這不但是一種智慧,同樣也是另一種的多姿多彩生活。
鬆鼠與鬆雞
——做人不可好逸惡勞
看到鬆鼠匆忙地收集核桃、鬆子、蘑菇,鬆雞忍不住說道:“朋友,你爸爸媽媽留給你那麼多好吃的,你還費這麼大的勁?”
“父母留下來的再多,總有一天會吃完。”鬆鼠說,“我還得靠自己貯備食糧,不敢有半點兒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