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我會高興地想,幸虧她隻是生病,而不是死亡,也沒有狠心離我而去。”
“那假如她狠心地棄你離開呢?”
“那我覺得太榮幸了,幸虧我隻有她一個老婆,而不是好幾個。”
提問人哭笑不得,繼續問:
“假如你下夜班回來,遭遇搶劫,並被打受傷,你還會高興嗎?”
“當然了,我會開心地覺得,幸虧他們隻是打了我一頓,而沒有要我的命。”
“當你剪頭發的時候,理發師沒注意把你的眉毛剃掉了,你還會開心嗎?”
“肯定的,我會高興地想,幸虧我隻是在理發,並沒在手術台。”
問到此,提問人已經不準備再問下去了,因為他已經了解了小王為什麼整天如此高興——因為他的字典裏有“幸虧”這個詞,並且他總是拿出來用。
寓言者說
如果你不用快樂和幸福填充生活,痛苦和煩惱就會不請自來。而如何在心田裏種滿開心,就看你是不是會“退一步想”,就像多說幾個“幸虧”——總會比更壞的情況好些。
盲人過河
——學會放平心態
一個瞎子過河時一不小心踩出了橋。他身體一傾,幾乎栽倒在橋下。幸好橋欄杆上的橫木擋了他一下,於是他用雙手抓住了欄杆,身體懸在空中。
瞎子在這座橋上走過很多次。尤其是在春雨過後、山洪暴發的日子,他過橋時聽到橋下嘩嘩作響的流水聲,真是讓人害怕。可是這一次瞎子過橋,正值秋高氣爽、小河斷流的時節。一般的人過橋看得見橋下幹涸的河床,走在橋上有走旱路的感覺。但是瞎子看不到河水的情況,他憑以往的經驗判斷,認為橋下必定是水流湍急的深淵。因此,他失腳以後使出了渾身的力氣抓住橋欄,不敢放手,一邊奮力掙紮著試圖爬上橋去,一邊迫切希望有人來幫他。
當時過橋的人,看到瞎子抓著橋欄杆有驚無險、盲目恐慌的情景,既好笑又憐憫地指點他說:“不要害怕,你雙腳離地很近,鬆手就能著地。”瞎子不相信這話。他心裏想:“不肯拉我一把,卻要我鬆手掉下去,這不是存心坑人嗎?”想到這裏,他絕望地哭起來。
不久,瞎子沒有力氣了,兩手一滑,身體墜了下去。出乎瞎子想象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感受空中失重、喪魂落魄的落水感覺,雙腳就觸到了地,以至於他落地之後身體打了一個踉蹌才站穩了腳跟。原來那個路人說的是真的,一點兒水都沒有。瞎子這時才鬆了一口氣,他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早知道這橋不高,下麵沒有水,我就鬆手了,也不會吊在那兒受罪了。”
寓言者說
在很多情況下,很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困難或凶險,隻要我們放平心態,付出行動,有可能它們隻是一些很容易做到的事。
一堂人生課
——學會看到快樂和幸福
新學期開始了,老師決定首先給學生上一堂人生課。他走進教室,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麵畫了一個特別大的黑點問大家:“同學們,告訴我,你們在紙上看見了什麼呢?”
所有人都盯了一會兒白紙,有點不知所以地齊聲喊道:“一個黑點啊,難道還有什麼別的嗎?”
老師露出很詫異的表情說道:“天哪,這麼大一張白紙你們沒有看見,就隻看見中間的這個黑點呀。好吧,如果你們看見了黑點,那就看下去,你們看著這個黑點,3分鍾之內別看別處,看看有什麼奧妙在其中。”
同學們聽後,馬上很有興趣地看著,他們以為老師會這麼說,其中必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現在,告訴我,黑點變了沒有呢?”老師這時候問道。
“黑點看起來好像大了耶!”同學們帶著疑惑的神色答道。
“當然!”老師點點頭肯定道,“看不到光明,隻看到人生黑暗的人,他的一生肯定會特別的痛苦不堪。因為把精力集中在黑點上,黑點就會越來越大,最後讓他的全世界全變成黑色的。”
同學們都聽呆了,整個教室裏安靜異常。
老師此時又拿出了一張黑紙,在中間畫了一個白點,然後問學生們看到了什麼,大家如今開竅了,整整齊齊地答道:“一個白點,如果看下去,它肯定會變大。”
“特別好!”老師馬上不失時機地大聲叫好道,“假如能在黑暗中看到光明,那無限美好的未來就會等著你們,而且一旦把眼睛集中在這個白點上,你的世界遲早會明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