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愛的寓言(2)(1 / 3)

很快,占星師就來了,在下達暗號之前,路易決定問他最後一個問題:“你聲稱了解占星術,而且知道別人的命運,那麼告訴我你的命運會怎樣,你能活多久?”

“我會在陛下駕崩前3天死去。”占星師回答。

最後,國王一直沒發出暗號。占星師的命不但保住了,並且在他有生之年,國王不僅全力保護占星師,慷慨地恩賜他,還聘用高明的宮廷醫生來照顧他的健康。最後占星師甚至比路易十一還多活了好幾年。

寓言者說

人和人之間經常存在著很複雜的利害關係,而把握這種關係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將自己與對方的利益結合起來。當你能夠與擁有特權的人士或是能夠與一些關鍵任務建立共同利益關係時,就更容易獲得成功的保障。

青梅竹馬的孔雀

——說出自己的愛

森林中居住著一對年輕的孔雀,他們青梅竹馬,長大後彼此產生了好感,漸漸地愛上了對方,但都不好意思向對方表白,害怕對方拒絕而使自己難堪。

每當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雄孔雀就想:“我年輕英俊,學識淵博,談吐風趣。盡管我非常喜歡她,可不知什麼原因,一見到她時,我總是猶豫不決,下不了決心和她談這種事。唉,我的經驗真是太少了!還是看她的反應吧!”

雌孔雀想:“我年輕貌美,知書達理,賢惠貞潔。雖然我早就喜歡上他了,但是讓我一個女孩家主動向他表白,夠難為情的。還是看他的舉動吧!”

就這樣,他們都沒有主動向對方袒露自己的愛意。

隨著歲月的流逝,兩隻孔雀也由青年步入中年,但他們仍然深愛著彼此。雄孔雀心想:“我現在身強力壯,有很好的職業,收入也不菲。我現在更愛她了,可我已不再是那個沒有經驗的小夥子,如果懵懂地墜入情網,那就太可笑了。”雌孔雀見雄孔雀沒有任何表示,心想:“我現在更加成熟豐滿了,別的雄孔雀總用火辣辣的眼睛盯著我。雖然我一如從前一樣愛著他,可我不能再像情竇初開的少女那樣冒失地向他說‘我愛你’。有很多孔雀邀請我出去玩,要是他也邀請我,那該有多完美啊!”

雄孔雀在等雌孔雀向自己傳達心意,而雌孔雀也在等待雄孔雀向自己求愛。就這樣,他們又由中年漸漸地步入老年。

這時,雄孔雀內心被疑惑矛盾所充滿,心想:“我已不再年輕,頭發也失去從前的光滑漂亮,而且滿臉皺紋。盡管我依然愛著她,但現在向她傳達我的心意,她會不會問‘你以前為什麼不向我說呢?’如果是這樣,我情何以堪?”

雌孔雀這時也滿臉皺紋,失去了往日的風韻。她心想:“我早已不是黃花閨女了,頭發枯黃,牙也掉了,隻能每天待在家中過一天算一天。雖然我還是深愛著他,可是我們都是快要入土的人了,再提情呀愛的,不會讓人恥笑嗎?”

結果,雄雌孔雀到老也沒有向對方袒露自己的心聲,隻能懷著無限遺憾離開了世界。

寓言者說

向你所愛的人明確表達對她的愛慕,說一聲“我愛你”,遠比相思暗戀更能讓她獲知你的心意。愛情需要心靈的溝通,但是也離不開言語的表達,當雙方相互傾慕時,適宜地表白能促進感情的升溫,加快愛情節奏的步伐。

兩棵果樹苗

——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

一位農夫同時種了兩棵相同大小的果樹苗。第一棵樹拚命地從地下吸收養料,儲備起來,滋潤每一條枝幹,積攢力量,默默地思考著怎樣完善自身,向上生長。另一棵樹也努力地從地下汲取養料,凝聚起來,開始盤算著開花結果。

到了第二年的春天,第一棵樹就長了嫩芽,憋著勁向上長;另一棵樹剛吐出嫩葉,便迫不及待地擠出花蕾。第一棵樹目標明確,忍耐力強,不久就長得身形茁壯;另一棵樹每年都要開花結果,剛開始,確實讓農夫吃了一驚,非常看好它。但由於這棵樹還未成熟,便擔任起了開花結果的責任,後來累得彎了腰,結的果實也酸澀難吃,還經常引來一群孩子用石頭襲擊。

時光飛逝,終於有一天,那棵久不開花的壯樹輕鬆地長出了花蕾,因為養分充足、身體強壯,結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實,而那棵急於開花結果的樹卻成了朽木。農夫詫異地歎了口氣,砍下那棵瘦小的枯木,燒火用了。

寓言者說

做事不能貪多求快,而是要做好。質量,質在前而量在後。

不要違背生長發展的規律,在成功以前,要積攢能量,為成功打好堅實的基礎。

選美比賽

——愛的真諦在於付出

一年一度的選美比賽即將在森林中上演,動物們開始梳妝打扮,忙碌起來,準備參賽。

一隻蛹正迫切地等待自己蛻變成蝴蝶,好參加大賽。經過漫長地等待,蛹殼慢慢地蠕動起來,一隻美麗的蝴蝶終於擺脫醜陋的外殼,飛向藍天。

蝴蝶飛到湖邊,欣賞著自己的倩影,心想:“這次選美大賽的冠軍一定非我莫屬。”

大賽開始了。動物們從四麵八方趕來,經過層層選拔,最後隻留下兩位選手進行決賽。一位是青蛙,他以高超的遊泳擊敗了其他選手;另一位便是蝴蝶,她以優美的舞姿贏得了決賽資格。

決賽是智慧問答。主持人向兩位選手提出了第一個問題:“你們眼中的學者是怎樣的?”

蝴蝶搶先回答:“我知道,學者就是有資格教訓別人的人。”

青蛙不慌不忙,沉著應對:“學者就是這樣一個人,說的時候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做的時候知道自己所做的。”

“第二個問題,”主持人又提問,“你們能給‘格言’下定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