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管理寓言(4)(1 / 3)

這隻鴨子想:可能我下蛋的方式和方法不正確,我得想想辦法,一定要改變這種形勢。所以它每到要下蛋的時候,就試著使勁不讓蛋生出去,以為這樣做能夠把自己的蛋憋得很大。

沒想到接連幾天這樣做,這隻鴨子失去了下蛋的能力,連小鴨蛋也下不出來了。

農夫一看,這隻鴨子已經不能下蛋,對自己任何用都沒有了,再加上原本就不喜歡它,就拿出刀來,把這隻鴨子殺了。

寓言者說

鴨子由於做了一個“黃粱美夢”,便以為自己已經擁有生出大蛋的本領,本身事情就很荒謬,但它又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想把蛋憋大,最終害得自己失去了下蛋的能力。它的行為是非常愚蠢的,沒有人願意去飼養一隻不能下蛋的鴨子,它的結局隻能是被做成了烤鴨。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的權利,更有權利做美夢,而大多數的人隻就是感受了一下夢中的快感而已。但是,有成就的企業家,他們就是將美夢變化為現實的高手,他們的嚐試把美夢的價值升華到了最大。

這裏講到的“夢想”,在企業管理中就是決定,再好的決定,沒有實際行動做擔保,全都是空談。

有些領導者可以做很好的決策,可是總感覺實行起來有這樣那樣的困難,最後使決策流產,然後接著做決策,接著想困難,繼續使它流產,進了一個空想的怪圈,不可自拔。這樣的企業最終隻能是停步不前,甚至是關門大吉。

猶太畫家與日本商人

——誠信是經商之本

一位日本商人請一位猶太畫家去吃飯。

剛坐定,猶太畫家就拿出畫筆和紙張,畫起在一旁說話的女主人來。不到幾分鍾,一張人物速寫便畫好了。畫家遞給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錯,形神俱備,於是日本商人連聲讚美道:“太棒了,太棒了。”

在日本商人的奉承聲中,猶太畫家轉過身,開始對著他在紙上勾勾畫畫,一邊畫一邊還不時地向他伸出左手,豎起大拇指(畫家估計所畫對象各部位比例的一種簡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看這樣,知道畫家是要為他畫速寫了,於是馬上端端正正地坐好,擺起了姿勢。

日本商人一動不動地坐了大概10分鍾之後,猶太畫家才停住筆,說了一聲:“好了,畫完了。”

聽到這話,日本人鬆了一口氣,趕緊湊過去看。可誰知紙上根本就沒有畫他,畫的是猶太畫家自己的左手大拇指!

立刻,日本商人有點惱羞成怒:“我特意擺好了姿勢讓你畫,你卻捉弄起我來……”

“沒有啊!”猶太畫家故作驚訝地說道,“我其實就是要畫自己的手指,是你自己覺得我是在畫你,你怎麼還怨我呢?”

一席話說得日本商人張口結舌,難堪無比。

看看朋友的表情,猶太人笑笑又說了下去:“常說日本人做生意時都很精細,因此我剛才就故意考察你一下。你連問都不問別人在畫什麼,就以為是在畫自己,還一動不動地擺好姿勢。從這一點來看,你同我們猶太商人相比,差得遠了。”

直到這時,日本商人才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他看見畫家第一次麵對的是女主人,畫的是女主人,所以也以為他麵對著自己也是在畫自己。

其實,這種思維方式,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差不多,而唯獨猶太人除外。他們的生意經上,明確地寫著一條:每次都是初交。即使與再熟的人做生意,猶太人也不會由於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鬆警惕。他們習慣於把每次生意都看做是一次獨立的生意,習慣於把每次接觸的人都看做是第一次合作的夥伴。對於他們來說,最常說的話就是“我很信任你,所以請你立即付錢。”

寓言者說

在生意場上,守信是一種基本要求,但謹慎卻能避免因對方的失信而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我們要把每次生意都當成一次獨立的生意,把每次的合作夥伴都看做第一次的合作夥伴。

吸血蝙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明朝有位作家叫劉元卿,在一篇題為《猱》的短文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猱的體形很小,長著十分鋒利的爪子。當老虎的頭癢癢時,猱就爬上去為其搔癢,並在老虎的頭上挖了一個洞,而老虎卻因為感覺特別舒服而並未察覺。於是,老虎的腦髓就被猱當做美味佳肴吃光了。

同樣,中央電視台的《動物世界》曾介紹過:有一種生活在非洲的蝙蝠,專愛吸驢子的血,當這種蝙蝠落在驢子的身上時,驢子起初會本能地晃動自己的身體或用尾巴驅趕;但是,當蝙蝠用自己細軟的舌頭輕輕地舔驢子皮膚時,驢子就會慢慢產生一種麻絲絲癢乎乎的快感,所以也就不再驅趕蝙蝠了。

然而,蝙蝠隨即利用這個機會,在驢子的身上咬個小口子,慢慢吸食驢子的血,當一隻蝙蝠吸飽了飛走後,又會有另一隻蝙蝠繼續吸,驢子便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吸幹血而死去。因此,當地人把這種蝙蝠稱為“殺人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用這八個字來解釋以上故事,可謂是恰當之至。

就企業的發展而言,同樣是始終伴隨著風險的。當然,許多企業逐漸萎縮,最終慘遭淘汰的原因是不盡相同的,但卻都擁著一個共同的原因:缺乏一種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所以說,沒有時刻迎接風險的危機意識是企業最大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