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主人蹲在地上,突然眼前一亮,發現了那隻處在陰暗角落裏的板凳,於是把它取了出來,擦幹淨,放在陽台的遮陽傘下。
傍晚時分,主人坐在板凳上,邊品茶邊納涼,悠閑愜意。沙發看到板凳的得寵,心裏難受極了。
寓言者說
管理者必備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對下屬做到知人善任。
有的領導者看到一個員工辦錯一件事,便全盤否定他,認為這個人毫無能力,這樣的做法十分狹隘也不切實際。
考察一個員工的能力,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然後作出公正的判斷,最後才能做到真正的知人善任。如果管理者透過“有色眼鏡”來觀察員工,就會極大地阻礙自己的思維,容易片麵地分析問題。
新來的主管
——日久見人心
因為原來的主管不但不能恪盡職守反而還監守自盜,公司的業務部門陷入了混亂之中。後來,盡管老總快刀斬亂麻,把主管開除了,但是那些隨著“不正的上梁”而歪了的“下梁們”卻仍然大有人在。正當大家為此煩惱時,一位新主管走馬上任了。聽說,這位新主管是個能人,以前輝煌的業績為他贏得了老總的信任,所以被專門派來整頓業務部。
新主管一到,大多數同事都非常興奮,心想那些耀武揚威的“下梁們”該吃苦頭了。可是接下來的事情卻讓大家都大吃一驚,新主管竟然毫無作為,每天隻是按時上班,有禮貌地跟同事打過招呼後,就一頭紮進辦公室。
一天,兩天……一個月過去了,新主管依然這樣,兢兢業業的業務員們開始感到失望,那些“下梁門”卻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他哪是什麼高人,根本就是個老好人嘛,比過去的主管還好哄!
轉眼間過去了,兩個月,亂糟糟的業務部依然沒有改變,沒辦法,抱怨累了的業務員們隻好各就各位幹自己的活兒去了,而壞分子們也挺直腰板開始了他們一如既往的囂張活動。
時間過得很快,人們對新主管早已不抱希望。可是出人意料的是,第三個月的月底,新主管卻突然發威了:壞分子全部開除,能幹者一律升職,盡職盡責者一律提高獎金。其下手之快、斷事之準、手段之狠,簡直就和他三個月以來的保守表現大相徑庭。對於這一結果,眾人全部瞠目結舌。
年底時,一派新氣象的業務部要舉辦個大聚餐,新主管當然被推為座上賓。當眾人忍不住好奇心,請他解開幾個月來大家心裏的謎團時,新主管哈哈笑了起來:
“假如現在你們剛買了一套帶院子的房子,大家先做的肯定是全麵整頓、清除各色雜草,對不對?可是這樣一來,你們也許就會把原來珍貴無比的花草給清除了。我的一位朋友就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那件事教育了他也教育了我。
“我們的業務部像一個大花園,各位就是園中的植物,誰是珍木誰是雜草,隻有曆經時日,等到其開花結果後才看得出啊!”
寓言者說
正所謂“日久見人心”,如果想真正看清一個人,我們必須首先經過長期細心和徹底的觀察。員工的價值高低也是這樣,單憑一時或表麵現象是不足以正確評估的。
老刺蝟的三個兒子
——要了解屬下的實力
有一隻老刺蝟,育有三個兒子。
大兒子生性懦弱,對於媽媽的吩咐唯命是從,最為聽話。
二兒子則與哥哥背道而馳,它將媽媽的話視若耳旁風,左耳進,右耳出,從來不過大腦,總想要脫離媽媽的管教,獨立生活。
最小的兒子與它的兩個哥哥又有區別,敢想敢幹,無所畏懼,隻要它認為是值得的,任誰都拉不回來。
有一天,老刺蝟帶領它的三個兒子上山采野果,大兒子依據媽媽的指示,見到一個果子就用身上的刺紮住一個,結果每次紮第二個果子的時候,第一個果子就被樹枝刮掉了,紮第三個果子的時候,第二個果子又被樹枝給刮掉了。最後,雖然累得滿頭大汗,但是它的身上也隻留下一個果子。
老刺蝟的二兒子遇到果子便吃掉,結果吃了一路,肚子都吃撐了,可是身上竟無一個果子。
小兒子走了一路,既不去紮果子,也不去吃果子,而是邊走邊思考。
小兒子走到老刺蝟身邊,對媽媽低聲說:“媽媽,我有一個好辦法,可以紮好多的果子,那就是讓我爬到山頂,然後縮成團兒,順著山頂往下滾,身上自然就會紮上很多果子,說不定還有像糖葫蘆一樣成串的。”
老刺蝟聽到小兒子的提議後,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把它的二兒子叫到身邊,告訴它這個主意。
此時,二兒子的嘴裏正塞著一個果子,也不清楚它有沒有聽到媽媽的話,反正是胡亂地點著頭。
老刺蝟認為二兒子對這個意見表示讚同,就把老大叫過來,要它照做,老大聽後立刻爬到了山頂,把身子蜷成了一團兒,滾了下來,結果身上果然紮了不少果子,還有像糖葫蘆一樣的“果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