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三個李子都不是甜的。猴王早已先嚐過,隻不過想借此來判斷三個兒子的品性如何。結果,小兒子說了實話,而大兒子、二兒子明知所吃的李子又苦又澀,為了能繼承王位,便欺騙猴王說自己所吃的李子是甜的。自作聰明,反而自食其果,王位最終屬於誠實的小兒子。
寓言者說
誠實是衡量人品行是否高尚的一把尺子,這把尺子對所有人都是同一個標準。誠實不僅是一個人品行的證明,同時,它還能使人樹立起對家庭、對工作、對朋友、對社會的強烈責任感。因此,無論在怎樣的時代,不管社會怎樣變遷,都不要忘記:誠實是做人的根本,誠實是一切美德的根本。想要贏得他人的尊重,你首先應該做到誠實。因為,欺騙別人的人最終會欺騙自己。猴王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就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老槐樹與啄木鳥
——要正確麵對問題
每天都為森林裏樹木看病的啄木鳥停在了一棵有幾個蟲眼的老槐樹上,對老槐樹說:“槐樹老哥,你身體表層有蟲子了,我來幫你把他啄出來吧。”
老槐樹笑嗬嗬地回答道:“啄木兄弟啊,不要大驚小怪了,我都活了幾百年了,風吹雨打,什麼災難沒經過?才幾條小蟲子罷了,過不了多久,它自己就沒有了。”
啄木鳥聽它這麼說就走了。過了不久,啄木鳥再一次停在了老槐樹上,看見它身上的蟲子更多了,有些蟲眼紮得好深,進入木質層了,就急忙對老槐樹說:“老槐樹,你的蟲眼越來越多了,而且都快進入心髒了。”
老槐樹還是輕蔑地說:“沒什麼大事啊,我有很強的抵抗力,有幾個蟲眼很正常的。”啄木鳥看老槐樹這麼頑固,就沒有再說什麼。
過了好長時間,啄木鳥再回老槐樹身上時,老槐樹已經幹枯了。
寓言者說
老槐樹由於過分相信自己抵抗力強,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啄木鳥替它啄出蟲子的想法。最後,小病慢慢變成大病,就這樣病死了。
事實上,可能老槐樹並沒有自己認為的那麼強的抵抗力,也許隻是礙於麵子,不好意思被啄木鳥一下子就看穿了;並且還可能覺得,自己並沒有感覺很不舒服,就是有蟲子也是小事,慢慢就會過去了。
麵對高度變化的市場,企業不可能不碰到一些問題,這時候該怎麼做呢?是避重就輕,完全不承認自己的問題;還是主動回應解決問題,並和媒體取得聯係,向社會公眾請求原諒,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呢?答案當然是後者。
企業應該敢於剖析自己,敢於承認錯誤。在有公關危機時,應與有關行業協會和政府聯合,立即利用現有的媒體資源向公眾解釋清楚。如果可以正確地麵對危機,把因為危機而引起的不好影響降到最低,或許可將企業的劣勢轉化成優勢。
老鷹和狐狸
——不要背信棄義
老鷹和狐狸成為好朋友後,它們決定搬在一起做鄰居。老鷹在一棵大樹的枝杈上築了個巢,而狐狸則住進了樹底下的一個洞裏。後來,老鷹孵出了一窩小鷹,而狐狸也產了一隻幼仔。於是,老鷹和狐狸又對天起誓,表示要照顧對方的孩子,讓他們的下一代也建立深厚的友誼。
一天,狐狸外出覓食,便請老鷹有空就到樹底的洞裏替自己照看一下孩子,老鷹毫不猶豫地同意了。等狐狸走遠後,老鷹果然來到了狐狸的洞裏,但當老鷹發現小狐狸睡得正香時,就用爪子按住它們,並把它帶回巢中,讓小鷹們美餐一頓。
狐狸痛失愛子,它對老鷹背信棄義的行為憤恨萬分,但又爬不到樹上報仇,因此,便天天在樹底下祈求天神,希望上天懲罰老鷹。
後來,老鷹飛到一個祭壇,偷了一塊村民祭祀用的羊肉,又帶回來給小鷹們吃。但它不知道這塊肉上還粘著未熄滅的灰燼,由於樹高風大,吹旺了火星,火燒著了巢穴。小鷹們因羽毛未豐,還沒學會飛行,雖然拚命地撲騰,但仍無濟於事,還是被大火燒傷,跌下了樹杈,掉在地上摔死了。
於是,狐狸當著老鷹的麵,把小鷹全都吃了。
寓言者說
誠信,是一個人道德的行為準則。不遵守承諾,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是卑鄙小人的無恥行徑。對別人不講誠信,別人對你也就不需要什麼誠實信用,最終會使自己引火燒身,遭受懲罰。
12/15
製傘石的策略
——要投消費者所好
優質的產品暢銷是情理之中的,可是,若說質量低劣的商品也能暢銷海外經濟大國,誰又會相信呢?
北京的一家製傘廠生產的雨傘,傘麵質量很差,雖然在雨天可以遮擋輕風細雨,但若被硬物、銳器一劃便不能再用;在傘的骨架上和傘把上根本沒有一點丁金屬,都是用不牢靠的塑料代替;傘的“身子”脆弱,開合不了幾次,這種自動傘就會報廢。
可是,就是這種沒有優質外觀,質量低下的次傘,硬是從比它更漂亮、更堅固、更好用的傘具中脫穎而出,還獨自享有出口“特權”專門銷往英、德、美等經濟發達國家,一次的銷量就有幾十萬把。
為什麼會出現次品暢銷這種怪現象呢?原來,在歐美一些經濟發達國家裏,一些人為了出門方便從來不帶雨傘。下雨時,街旁的商店便會借用人們普遍的尋求便利的想法,出售低價傘。回家後,嫌洗曬麻煩,便將雨傘隨手扔進垃圾箱。還有一些大商場在雨天免費向顧客贈送“雨傘”,他們稱之為“溫馨服務”。一次性消費,雨傘沒有牢固耐用的必要。“溫馨服務”雨傘就要超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