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電視還未普及還是廣播稱王的年代,評書界有四位名家非常出名,非常受關注追捧,被各大報紙稱為是永不消逝的電波。 WwWCOM
這四人分別是袁闊成、田連元、單田芳、劉蘭芳。四人就隻有袁闊成先生一人是評書門下的,剩下三人全都是西河門人。
書有三種,竹板書、評書還有大鼓書,但其實評書是從大鼓書裏麵演化出來的,據明朝北方評書的創始人王鴻興就是唱大鼓書的,但是因為要進宮獻藝,不敢攜帶鼓弦,害怕被認為自己是刺客。所以就帶了一塊醒木進宮,沒有樂器也無法演唱,就隻能用評話的形式書了。
評書便由此而興。
西河門的評書自然是從西河大鼓裏麵源出來的,翻一下這些著名的西河門的評書名家的傳承家譜就可以現他們的師承都是來自西河大鼓一門。
現在評書界的當家人古劍鋒古老師就是西河門人,他的徒弟杜嶽峰自然也是了。
而白闊山是評書門人,他和張闊如是同一輩人。
杜嶽峰是現在年輕一輩最紅的評書演員,現在老一輩的評書藝人也都退居二線了,不太像年輕時候那麼拚了。
所以現在的杜嶽峰是評書界冉冉升起的真正的明星,寄托了無數老前輩的厚望。
杜嶽峰衝著觀眾微微一個鞠躬,拉開椅子坐了下來,“啪”醒木一拍,觀眾朋友們也就都安靜下來了。
來的都是常聽書的觀眾,他們或多或少都懂一些評書行內的規矩,知道書先生這醒木一響,他們就要安靜下來了,因為對方要開書了。
這個醒木就是書先生和觀眾之間心照不宣的一種暗號。
當然了觀眾裏麵也有不常聽書的新觀眾,這些人可不懂什麼規矩,他聊興奮了哪裏還管你開書不開書。
所以就需要書先生能鎮得住場子了,所以評書的這一行基本沒有孩子的,因為孩子根本壓不住場子。
這跟相聲不一樣,相聲是兩個人的,孩子壓不了場子,大人可以。書就一個人,書先生需要評論人性道德,點評人生百態,哪個大人願意聽孩子這個玩意兒啊。
孩子一上場連壓言都壓不了,當然這的是以前老茶館書場書的情況,現在評書演員大部分都在廣播裏麵書,也就沒有什麼壓言不壓言了。
定場壓言除了醒木之外還有定場詩,定場詩的作用是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演員身上,等觀眾都開始聽你的定場詩了,這時候人家也就安靜下來了,也就可以開書了。
當然定場詩有很多技巧,比如幹張嘴不出聲。有些時候茶館裏麵的觀眾很吵很鬧,上場的演員又不出名,壓不住場子。演員總不能一拍桌子,大聲對觀眾吼,讓人家安靜吧。
這時候演員就可以非常認真地幹張嘴不出聲了,臉上眉飛色舞表情無比豐富,嘴巴也是一張一閉的,但卻一點聲音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