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初,一次研討環境汙染的國際會議在北京西郊舉行。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這次會議卻被會場周圍的“環境汙染”攪得無法進行。原來,會議剛剛開始不久,一陣陣“不堪入耳”的聲浪竄進了會場,這裏麵有機器的呼隆聲、鍋爐房的排氣聲、電鋸的尖叫聲……巨大的聲響掩蓋了發言者的聲音,同時鬧得與會專家心煩意亂、坐立不安。會議工作人員趕緊把門窗關閉,但仍無濟於事,最後隻好改變會場地點。晚上專家們回到賓館,依然擺脫不了嘈雜聲音的困擾,特別是馬路上眾多汽車的喇叭聲吵得他們無法入睡。
第二天,會議臨時決定,專題研究北京的“噪聲”問題。
噪聲,顧名思義,即嘈雜刺耳的聲音,在科學上它通常是指那些由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聲波無規則混合在一起形成的音響。它不成曲,不成調,喧鬧聒噪,十分難聽。像刀刮鐵鍋、電鋸割木的聲音,是最典型的噪聲。但是,如果站在人的聽覺是否需要這個角度來區分聲音的話,那麼噪聲就應該“另當別論”了。可以這樣說:在某種情況下,凡是人們所不需要的,或者使人煩躁的和不愉快的聲音,都是噪聲。按照噪聲的這一定義,那麼萬人大會上,高音喇叭傳來的講話聲和會場上響起的雷鳴般的掌聲,我們不能說它們是噪聲;可是,當我們休息時,鄰居錄音機播放的優美的交響樂曲,卻成了令人討厭的噪聲了。
多害亦有利的噪聲噪聲是人們在從事生產和生活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在工業生產上,由於機器運轉中的摩擦、撞擊、振動、切削等作用,就會有不同聲調、不同響度的聲音產生出來,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謂的“工業噪聲”;在交通運輸上,各種交通工具,如飛機、火車、汽車、拖拉機等在發動、運轉、行駛的過程中,都會引起周圍空氣的擾動,從而產生出巨大的聲響,這就是所謂的“交通噪聲”;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家用電器發出的音響,人們的爭吵和喧鬧,各種家務勞動的叮叮當當等,彙集而成為所謂的“生活噪聲”。由於噪聲來源很廣,所以它在現代人生活和工作的環境中,幾乎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無論你走進工廠的車間還是來到建築工地上,無論你走在城市馬路上還是跨進繁華的市場中,甚至你坐在辦公室裏、站在課堂的講台上、躺在家裏的床上,到處都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噪聲。機器的轟鳴、汽車的笛響、人群的喧嘩、高音量的廣播等,無時無刻不縈繞在耳際。可以說,人們已經陷入了噪聲的“十麵埋伏”之中了。
噪聲是一種汙染,它破壞人類生存的安靜環境,幹擾人們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損傷人耳的聽力甚至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它已經成了當今世界的一大公害。
在工業發達的美國,有8000萬人受到噪聲的有害影響,4000萬人麵臨著聽力損傷的危險。並且隨著工業的發展,美國的環境噪聲大約10年就要增加1倍。這樣下去,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噪聲的威脅。
我國城市噪聲汙染近年來也十分嚴重,全國有數以百萬計的工人在超過衛生標準的環境下工作和勞動,廣大居民日夜經受著噪聲的侵襲。據統計,北京市群眾每年向有關方麵反映環境汙染的來信來訪中,涉及噪聲汙染的約占40%。特別是隨著機器數量的成倍增加,功率越來越大,交通運輸日益繁忙,噪聲汙染有逐年增長的趨勢。所以,消除噪聲公害,已經成了廣大群眾的呼聲。有的專家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噪聲,若幹年後,人們不僅不能坐在會議室裏安靜地開會,就是朋友之間親切交談、情侶之間談情說愛,也要像吵架那樣大聲嚷叫才行。試想,那將是一幅多麼可怕的情景呀!
樂聲和噪聲的區別
美妙動聽的音樂,能使人忘掉煩惱,心胸開闊,消除疲勞,調節神經細胞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有益於健康。
令人煩惱的噪聲,被列為汙染環境的三大公害之一(汙水、廢氣、噪聲)。能使人聽力破壞,頭痛頭暈,失眠健忘。甚至誘發心腦血管和消化係統疾病,有損於健康。
同樣都是聲波,對人的作用為什麼會如此不相同呢?聲學研究表明,樂音是由周期性振動的聲波發出的,它的波的圖像是周期性曲線。噪聲的聲源,做的是無規則的非周期性的振動,它的聲波的圖像是無規則的、非周期性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