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流光容易把人拋(3)(1 / 1)

她忽然就明白其實他會背,隻是等著看她出醜。

“怎麼了?怎麼不背了?”他的聲音出奇地溫柔。他的臉離她太近,他說話時呼出的氣息全都拂在她耳後,癢癢的,她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她負氣地嘟著一張嘴,道:“我不會了。”

其實那首詩她背得滾瓜爛熟。小時候第一次讀《詩經》,額娘聽了隻是笑,問她:“囡囡,你背的這首《桃夭》,你可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她仍舊記得額娘一句一句地解釋給她聽:“茂盛桃樹嫩枝芽,開著鮮豔粉紅花,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美滿……”

那時她雖是年幼,可這些話她都是懂的,她羞紅了臉,隻低著頭不肯再理他了。其實他是四哥,並沒有什麼,可能,是她知道,她從來也沒有將他當做哥哥看吧。

那天他們下山來,天邊已經泛起了淡淡的魚肚白。她這才想起她將雲珠一個人扔在京城裏了,沒想到弘曆卻胸有成竹:“放心,她已經回來了。”他們穿過小樹林,果然看到雲珠正在那裏著急地張望著,她身後還站著傅恒。到底是自幼習武,他明明與自己同歲大,可卻堪堪高出自己一個頭來。他站在那裏,像一棵勁鬆,手按佩刀,見他們來,隻微微行禮,叫了聲“四爺”。

離去的時候,她仍不舍地趴在牆頭,回望了他一眼。他站在雲杉樹下,仰頭瞧著她,說:“你快回去吧,等過兩天我從宮裏溜出來,再來看你。”

可沒想到他這一去便是三年,沒過幾****便派人捎信來,皇阿瑪派他去西北軍營。她記得自己還傷心了好一陣呢,那時她就想,若是能跟他一同去,那該有多好?

回廊裏傳來了一陣腳步聲,將清歡從遙遠的思緒中拉了回來,仿佛是誰在跑。

熹妃吩咐林溪道:“去瞧瞧是怎麼回事?”

林溪答應著去了,剛剛走到門口,卻顯些被掀簾進來的小路子撞個正著。小路子來不及賠罪,便氣喘籲籲地向熹妃請了個安,道:“娘娘,四爺回來了。”

清歡隻覺得一顆心突然提到了嗓子眼兒,心跳得竟比那腳步聲還要快,還要急。那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大概是驚動了廊簷上掛著的鸚鵡,“嘩啦啦”傳來一陣撲打翅膀的聲音。門口的太監還未來得及掀開簾子,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額娘,聽說小六來了?”話音未落,就見一個頎長的身影掀簾進來。

他逆著光,渾身被包裹著一層毛茸茸的金邊,清歡隻覺得看不清楚樣貌。他剛剛下朝,還穿著件金黃色龍紋朝服,披領和裳部具表紫貂,馬蹄袖端飾以薰貂,前胸後背各繡著一條金色團龍,肩部和下擺繡行龍六條,間以五色雲紋。

清歡突然覺得眼前的人有些陌生,她還隻記得那日站在雲杉樹下的白衣少年,衝她翩然一笑。韶華不為少年留,到底是過了三年啊,無聲息地便斂了當年的稚氣。

弘曆顯然不知道今日永壽宮來了這麼多女客,他先是一愣,便幾步連忙進了屋,磕了個頭道:“兒子給額娘請安,給敬妃娘娘、欣嬪娘娘請安。”

熹妃愛憐地看著弘曆,昨天夜裏他回來,皇上卻傳旨說不讓她去瞧兒子,她念子心切,竟整宿沒有合眼。弘曆雖大清早的先來給她請安,可隻待了一炷香的工夫就去了乾清宮,連早膳也沒有用,她甚至連兒子的樣子都未來得及看清楚。熹妃忙道:“起來吧,起來吧。”見他額上沁出了汗珠,便笑道:“你這孩子,都這麼大了,還毛手毛腳的,也不怕你六妹妹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