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身份是個人對自身是男性或女性的認知、確信和態度。這種觀念形成於童年早期,一般在3歲時已經確立。性身份一旦確立之後,便很難改變。促進性身份形成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教養因素兩方麵。兩性畸形提供的證據表明,不論這類兒童遺傳學方麵的性別是男性(性染色體為XY)或女性(性染色體XX),隻要父母把他當作男孩教養,便形成男性的性身份;如果把他當做女孩來教養,便形成女性的性身份。從而說明,生物因素隻是在出生前胎兒期發揮其決定性別的作用,教養因素對出生後的嬰兒性身份的形成則具有更重要的影響。解釋性身份形成的機製有許多假說。性學理論認為性身份始於兒童對相同性別的人的行為的模仿和父母對兒童性別角色的表現予以語言和行為的強化。兒童通過父母及周圍環境的獎勵和懲罰,塑造自己的性身份。外貌姣小的男孩從幼生長在女性眾多,缺乏男性的家庭中,或其父母經常給他女孩子的衣著和玩具,語言上又經常對孩子類似女性的外貌和行為予以讚賞。這類環境影響對3歲前孩子性身份的建立將發生重要作用。精神分析的理論則認為性身份是在兒童的分離和個體化階段作為整個身份形成的一部分而發展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親與嬰兒雙邊關係的質量。有的精神分析學家則認為精神創傷、挫折和內心衝突,以及個人為了保證滿足和安寧而解除這些內心衝突的努力促進了性身份的形成,最後導致男性和女性特征的出現;童年時期的這一發展過程,稱為戀母(或戀父)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