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彌勒-南嶽(1 / 2)

北山,七姊妹湖,牧師的山頂新教區,南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把銀色的十字架掖在衣服扣子後邊,就跨步進了雷音寺山門,不知道怎麼的,他想去拜訪一下這山頂破廟的主人至善和尚。胖子和尚在給他的花草澆水,看見南嶽進來,放下缺口的塑料花灑,微微微微躬身施禮:“執事大人是什麼風把你吹來了。”南嶽也鞠躬還禮,說:“我沒有事,就是閑來無事到處走走,順路過來看看。”

“那好,來吧,我請你喝茶吧,南嶽執事。”和尚回屋裏,拿出一個小小的炭爐,用打火機點燃了木炭,又細心地吹了一陣,確定火會慢慢大起來,才把水壺放在爐子上,在石頭桌子上布置好茶盤,茶具,這才回頭,對南嶽說:“來,我帶你參觀一下寺廟吧!”

最主要的建築是天王殿,殿中央供奉一個胖乎乎的的大肚佛像,

“這是供奉的什麼佛?”

“這是彌勒佛,笑口常開的彌勒,你不是認識麼?”

”不認識的,各種佛像在我看來很相似,分不清楚。“

”你們基督教不崇拜偶像的,是不是?“

”是的,基督教原則上是不崇拜偶像的,其實也做不到,羅馬天主教一派是有偶像的,各種雕塑,油畫,現代社會想要完全的去除偶像,基本上做不到的。“

“是啊,現代社會和以前古代是不一樣,很多做事的標準也要改變。“

“彌勒佛後麵這個是什麼佛呢?”

“彌勒佛後麵,站著的是韋馱將軍,他手裏拿的是金剛杵。這兩側供的是我們佛教的四天王,天王殿因這四位天王命名。東方持國天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持蛇,北方多聞天王持寶傘,持劍司風,琵琶司調,執傘司雨,持蛇司順,組合起來麼,這就是風調雨順,這是完全本土的解釋,嗬嗬。”

“哦,原來有這些說法,這佛像的擺法是有規矩的,隻是我完全無法分清楚他們的身份。”

“不清楚沒關係,反正我們這個雷音寺,和別的廟形製是不一樣的。”

“如何不同呢?和尚說來聽聽。”

“別的廟宇,一般是兩重殿,第一重就是天王殿,供奉彌勒佛和四大天王,韋馱將軍和彌勒佛卻是背靠背的,韋馱將軍麵對的是第二重殿,大雄寶殿,在一般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是正殿,大雄寶殿裏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祖,佛祖的德號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寶殿,凡是寺院中之大雄寶殿,所供奉之主尊必定是佛像,而非菩薩或護法像,大雄寶殿的像設可分為三部分:一是大殿正中的世尊塑像,二是大殿兩側供奉的一十八位羅漢,三是釋迦牟尼佛祖背後是迦葉和阿南兩位尊者的塑像,各地佛寺因流派不同,風俗不同,有所變換,並不完全相同。”

“哦,雷音寺難道沒有大雄寶殿?”

胖和尚至善笑笑說:“聽我的師祖說,雷音寺早前不叫雷音寺,叫彌勒堂,本寺隻有天王殿,供奉的佛隻有彌勒佛,所以韋馱就像護衛一樣,站在彌勒佛後邊,也是麵對山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