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犧牲了,但他的精神長存。
1962年8月16日清晨,撫順廣播電台廣播了雷鋒因公犧牲的消息。各級單位送來的花圈多得不可勝數,還有雷鋒輔導過的撫順市建設街小學和本溪路小學少先隊員們親手紮的花圈。
1962年8月17日下午1點,“公祭雷鋒同誌大會”在撫順市望花區區委禮堂舉行。雷鋒的靈柩停放在主席台正中,靈柩上覆蓋著鮮紅的軍旗,軍旗上安放著雷鋒的軍帽。沈陽軍區送的兩米多高、紮有彩蝶的花圈擺放在靈柩上麵。雷鋒身著軍服的遺像放在正中,周圍是鮮花和鬆柏。主席台兩側掛著“學雷鋒不怕苦,不畏難,以行動作紀念,爭當五好戰士”“學雷鋒對敵狠,對己和,化悲痛為力量,共練殺敵本領”的對聯。
前來祭奠的群眾越來越多,禮堂擠不下,就往院子裏站,最後蔓延到大街上。為了能讓大家都聽到哀樂,在院子裏臨時架起了高音喇叭。由團政委致悼詞,指導員介紹雷鋒生平事跡,喬安山和他的戰友手握鋼槍為雷鋒護靈。
小雨淅淅瀝瀝。靈車啟動了,從望花區人民政府大院到撫順第七百貨商店的和平路僅有一公裏,但由於馬路兩旁的人太多,車隊行駛速度不得不放到最慢,時開時停,用了一個多小時還沒走完。群眾自發地戴上了白花和黑紗,跟在車隊後麵,綿延不絕。不久,從撫順第七百貨商店到戈布北溝烈士陵園的十多公裏長街兩旁,也站滿了人。當時隻有70萬人的撫順,有10萬人以上給雷鋒送行。
1963年1月,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的班為“雷鋒班”,共青團中央追任雷鋒為全國少先隊優秀輔導員。1963年3月4日,新華社發了通稿。從此,一場轟轟烈烈的學雷鋒活動在全國開展起來。
1963年3月5日,首都北京各大報紙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毛澤東的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
不久,其他領導人也紛紛題詞:
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誌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誌。”
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誌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鄧小平題詞:“誰願當一個真正的共產主義者,就應該向雷鋒同誌的品德和風格學習。”
陳雲題詞:“雷鋒同誌是中國人民的好兒子,大家向他學習。”
建於1964年的雷鋒紀念館,於1992年進行了擴建。新館為二層建築,建築麵積4400平方米,造型像一麵紅旗。正麵“雷鋒紀念館”五個金色銅字由江澤民同誌題寫。第一層是圓廳和展廳。圓廳的中央立有4.7米高的銅鑄雷鋒銅像,圓廳的牆壁上繪有大型裝飾壁畫;展廳陳列了雷鋒文物資料400多件。第二層是撫順軍民學雷鋒事跡展覽,展出了群眾學雷鋒的經驗和先進典型。還陳列著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撫順,參觀雷鋒紀念館的珍貴照片。雷鋒的事跡感動了幾代人,在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的今天,他的精神仍沒有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