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善良的種子會開花(1 / 2)

那天,她來報社找我,說有一個弱智的女兒,已從家裏走失了七年了。七年裏,他們全家發了多少傳單廣告,還是沒有找到她。但她以一個母親的直覺,堅信自己的女兒還一直活在這個世界上,聽說我們報社來了一個流浪女孩兒,她就來看看。

我把那個女孩兒領到她麵前的時候,她一下子就怔住了,繼而眼淚嘩地流下來。她急切地拉住女孩兒的手,說:“就是這閨女,就是她,沒錯,是我的小玉蘭。”被她喚作玉蘭的女孩兒,隻是很茫然地看著她,拚命地把自己的手從她那雙蒼老的手裏往外抽。她對她,沒有一點印象。“她本來腦子就不太好使,又過去了七年時間,難免會記不得我。”她撩起衣角揩了一下眼角的淚,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一刻,我甚至相信,那個女孩兒就是她苦苦尋了七年的女兒。我也希望事實就是如此。但我們還是要遵從科學的規矩,等為她們做了親子鑒定後,才能作最後的定論,為的是對她們每一個人負責。

在等待結果的那段時間,她要求先把孩子領回家去。在外漂了那麼多年,她要好好補償一下孩子。我們同意了。

結果出來得有些慢,那長長的一段日子裏,她再也沒有出現在我的辦公室。她連問都不來問一下。也是,有什麼比一位母親的感覺更準確的呢?可我們誰都不會想到,她的感覺也會出錯。檢測結果出來了,那個女孩兒,與她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一張薄薄的紙,就讓她所有的希望與愛落空了。我竟然有些恨那些多事的規矩,還有現代如此發達的高科技。

我們直接去了她家,希望用最委婉的方式來向她表述這份遺憾。去的時候,她正在給玉蘭梳頭。一個多月的時間沒見,玉蘭和我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完全判若兩人。臉兒洗得白白的,透著淡淡的紅潤,一頭亂糟糟的長頭發梳成兩條油光光的麻花辮子,身上穿著喜慶的紅色碎花裙子。隻是她的目光,仍然有些呆呆的,對於我們的到來,沒有表現出多大的熱情。她把我們領進屋,目光卻始終沒有離開過玉蘭。她說:“這孩子,來了這一個多月,總算記起些什麼了,腦子還是不太好使,但她不嫌棄,我要用剩下的時間來疼愛她。”說話間,她的另外幾個子女也相繼進屋。看得出,他們都同自己的母親一樣疼愛著這個失而複得的妹妹。而且,他們都同她一樣,絲毫也沒有懷疑我給他們帶來的那份結果。

繞了大半天,我還是支支吾吾地講了。我說:“結果出來了,玉蘭可能不是你們要找的那個孩子。”她像沒聽明白,臉上一直掛著笑,淡淡地說:“你說什麼?玉蘭不是我的孩子?”說笑話吧。我把結果遞給她,她搖頭說:“不用看了,這孩子就是我們的。”到底是她家兒子年輕見過世麵,他接過去,臉上的笑慢慢就僵住了,“媽,她不是我妹妹。”她不再笑,回頭看看玉蘭,又搶過那份檢測書,眼淚就慢慢流下來。“怎麼會這樣,怎麼能這樣?”她一直喃喃著,好久,連我們出家門時也沒出來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