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香港十年——回歸自信與尊嚴(1 / 1)

十年,在曆史長河中隻是一瞬,但在中國屈辱的近代史及自強奮進的現代史中,1997—2007年的香港,卻是令人難忘、閃光的十年。

從1841年英國武力侵占香港島開始至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一個半世紀,中國經曆了晚清時期、民國(包括北京政府和國民政府)時期和新中國時期。無論是清政府還是民國時期的北京政府和國民政府,都曾為收複香港進行過努力。但是,所有這些努力都失敗了。

《孫子兵法·謀攻篇》有:“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無論在冷戰時期還是多極化世界,大國策略都體現在謀與交上,而支撐“謀”與“交”的,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弱國無外交!謀:一國兩製的偉大構想;交:日不落帝國向中國國力的日趨強盛、香港新界租期的行將屆滿和國際形勢出現有利變化的低頭。

百年屈辱,滌蕩殆盡。但回歸後的走向又使一部分人經曆由恐慌、悲觀、毀謗到遲疑、觀望到建設、發展,香港像一個離鄉多年的孩子,他對母親曾經的蒼老垂暮、滿身瘡痍感到疏遠,但獲得重生的母親用健康的軀體、美麗的胸膛包容了他的一切!

在回歸的十年中,香港內外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SARS及政治紛爭等多種風險的衝擊,香港都能沉著應對,成功地一次次化險為夷,並不斷強化抗禦風險的能力,使香港的地位更加鞏固。而它規避風險,離不開祖國的承托與支持;它的成熟,更因為祖國奉獻與無私!

山和海在一起,起初山以為自己已經很高大,但經曆風雨侵蝕,它更體會到海的包容與無私。

十年回歸路,走得不平凡,回歸在十年後,是心的回歸,它不再是遺落在國門之外的“孤兒”,它能夠充分地用自信享受尊嚴。

香港十年,更多的是感動。在紫荊花旗襯托下的五星紅旗讓人感動;在SARS肆虐時的堅強讓全世界感動;出戰世界賽場,香港兒女胸前的“中國香港”四個字讓人感動。

東方,因為明珠而璀璨!明珠,在母親的包容下升華!母親,在自信中展現威嚴……

回歸,不僅是物質上的、形體上的回歸,也是精神上的、心靈上的回歸。一個漂泊流浪的人回到家中,這不僅意味著他有一個家、有一張床、有一碗飯,更意味著他有一種溫暖、有一種關心、有一種可以激勵他發展的動力。一提到香港就有一種親切的感受,有一種驕傲的情緒,有一種自豪的情感,有一種震撼的力量。香港的回歸與發展是中國曆史的一個縮影,是中國騰飛的一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