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感悟或者心情(1 / 1)

最喜歡的……

閑暇的時候,極喜歡做的一件事便是讀古詩。若書是那種黃黃的線裝書,字是豎排的,且繁體,那便更好。那樣,我就是穿著長袍的古人了。

最喜歡的一句詩是:野渡無人舟自橫。

總覺得那七個字寫絕了一種境界,寫活了一種幸福,寫真了一種人生。這很讓我聯想起閑雲野鶴,夢裏看花。

記得很小的時候,父親帶我去過一個渡口。樹上的蟬兒叫著,中午就顯得特別的慵懶。走到渡口邊,那艄公卻在船上睡了。船自由自在地漂到了小河的中心。

我張口要喊,父親止住了我;然後帶我悄悄踅回,走了半裏地去過一座小木橋。

這事兒讓我一直納悶到念高中,後來我就讀到了那句“野渡無人舟自橫”。我就知道父親的用意了——寬厚的人往往不願介入或破碎別人的幸福呢!

父親不識字,但父親的心裏是有詩句的。

童稚可喜

若讓你形容女人好看的眉毛,你會怎樣?

你會不會馬上想到柳葉兒或者月牙兒什麼的具體形象來?又或是堆砌出許多甜膩的詞兒來?

可是,我就在一個小男孩的作文裏,看到過這樣的句子:

“阿姨的眉毛淡得好像忘了長出來一樣。”我就驚歎,小孩子怎麼會有這般讓人跌掉眼鏡的發現?

還記得台灣一個六歲的小女孩作過一首美妙絕倫的題為《愛》的小詩:“媽媽是一杯酒,爸爸喝上一口,就醉了。”

短短幾句,童心盎然卻又形象逼真,絲絲入扣!

兩年前,我寫過一篇給女孩子看的文章,卻怎麼也定不下標題。一個女孩讀了,便道:何不取“花開的聲音”呢?

我驚得呆了:花開的聲音!一個小女孩,何以有如此奇譎萬千卻合情合理的想象!

試想:因為花開,一個春天都不寂寞了,花開怎麼會寂寞呢?花怎麼能兀自地開著卻沒有聲音呢?

突然發現有時候童稚是一種最機智最完善的智慧,甚至這種智慧隱含著最深刻的哲理。

因為孩子的世界裏有許多大人們看不透的東西。

看天

閑暇的時候,極喜歡靜靜地看天。

其實,天哪來的表情呢?

因為天的高遠,讓我的心平安了,恬靜了,而後美麗了。而離得愈近的事情,醜陋便總是愈明顯的。

看天,不過是領略一種距離之美罷了。

自己的日子

有一次去鄉下采風,同去的還有縣裏的一位宣傳部長。在田頭我們與一位老農拉開了話茬。聊得正歡,老農問那部長:“你是幹什麼的?”我接過話:“這位是部長,每日在辦公室看公文的。”老農又順口問:“除了看公文,還幹不幹活?”我一笑,就說:“還要開會、聽彙報、迎接檢查什麼的!”老農一聽,唏噓不已:“那日子怎麼過!每日裏見不到日頭,不到野外吸幾口新鮮空氣,不去地裏頭舒活舒活身體,那日子怎麼過!”我一聽,懵了!我心裏頭正為這一顆汗珠兒摔八瓣的老農同情著呢!卻原來他並不覺得自己的愁苦。

我的侄兒天性聰穎,放著大學不考,要去當兵。我開導他,他就說:換個中央主席我也不當,我就要去當兵。我當時就有一百個不理解他。現在我知道了:我們以為很美的大學他不願上,卻樂於體驗在我們看來很苦的軍營生活,這裏沒有太深的道理,隻因為軍營裏牽引著一個男孩的更多的向往。

每天上午九點,我就拔了電話,關了手機,囚在房中寫作。一些朋友見了,就說,這般苦行僧的日子你怎麼喜歡?我淡然一笑。因為我想起我甚至問過一個每日裏出入舞廳、酒家的大款:那樣的日子你怎麼喜歡?

一般說:過自己喜歡的日子,抓緊的才是自己的幸福!

追求幸福,就在屬於自己的日子中慢慢品味。無論是感悟美化心情,還是心情產生感悟,都值得珍愛。忽然記起英國思想家羅素,羅素有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