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割據一方(大結局)(1 / 2)

兩天之後,州胡的局勢穩定下來,劉封已經徹底控製了整個州胡島。

州胡星主原來的王宮,現在成了帶方郡太守劉封的辦事中樞。

今天,在這裏召開了曆史性的會議。這次會議,將決定劉封大軍今後的發展方向。

參加會議的有劉封、孫尚香、徐夫人、甘寧、蘇飛、魯肅、虞重、張卓等人。

在孫尚香和徐夫人等人的勸說下,魯肅留了下來。

其實這也是他迫不得已的決定。因為劉封隻給了他兩個選擇。

一是留下來,二是殺了他。總之就是不允許他回到江東去。

至於其他人,包括孫尚香和徐夫人,即使叫他們回到江東,也不會回去。

在孫尚香這件事情上,孫權的做法,已經讓他們徹底失望。

況且留在這裏,都是核心的人物,最起碼在權勢和地位上,也要比回到江東好。

兩個選擇擺在麵前,誰都會算明白這個帳。

會議的焦點,首先就是如何處置原來的星主仁廣利和他的一家人。

甘寧的意思是殺了仁廣利,但是孫尚香和魯肅認為,現在殺了仁廣利,不利於州胡的穩定和人心歸附,主張留下他來。

昨天,仁廣利也找過魯肅,表示願意歸順漢室。

不管怎麼樣,人家這樣表示了,劉封現在還是大漢的帶方郡太守,仁廣利這個要求,如果拒絕了話,將對周邊形勢產生不利影響。

尤其是半島上的其餘勢力,今後還需要恩威並濟。如果殺了仁廣利,就不利於招撫他們。

最後達成一致意見,留下仁廣利一家,連同王宮,一並交還給他。

不過,以前的種種特權,廣大的土地,大部分的商鋪,都予以沒收。目的就是從經濟上削弱仁廣利,不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

關於原來的州胡軍隊,將進行改編。由江東士兵和軍官擔任軍中武將,並且按照劉封的標準進行訓練。

在商業上,延續以往的做法,實行更加的開放政策,與周邊各國和各方勢力通商,保護商人的利益。

對於諸葛瑾的處理,意見比較一致,那就是放他回江東。

雖然這次孫權做的不地道,但是畢竟是郡主的兄長,現在也沒有必要跟江東徹底翻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今天的敵人,可能成為明天的盟友,合縱連橫,是當今各方勢力的普遍做法。

劉封他們這樣做,也是正常操作,一切均以利益最大化為準。

關於周紫、周青、公孫楚幾個人的遼東兵馬,決定暫時不采取什麼措施。

他們不會在這裏久留,等到帶方郡這裏的局勢穩定下來,他們自然會回去。

接下來就進行了分工。

虞重為典船校尉,回到帶方縣,開始主持造船事務。

張卓為典馬校尉,留在州胡負責馴養管理戰馬事務。

州胡島的駐軍,由蘇飛統帥,他同時還是州胡的縣令,負責整個州胡島的民政事務,其實就是軍事和民政一人承擔。

其餘的人都回到帶方郡。

甘寧回原住地,他的兵馬也公開身份,開始平定周邊勢力。

劉封和孫尚香、徐夫人、魯肅等人回帶方城,繼續平定山賊、海盜,同時對濊人進行剿撫,軟硬兼施,平定整個帶方郡。

會議結束之後,就送諸葛瑾離開州胡回江東。

第二天,留下蘇飛的五百兵馬,其餘人返回帶方郡境內。

劉封回到帶方城,就上了兩道表書。

一道是給以帶方郡太守的名義給朝廷的,另一道是給公孫康的。

說來也巧,回到帶方郡不到半個月,襄平城就傳來消息,公孫康因病突然去世。

因為公孫康的兒子公孫淵年紀還小,遼東官員、將領們就擁立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繼承了公孫康遼東郡太守、襄平侯的位子。

因為襄平城形勢變化,周青、公孫楚的兵馬被調回襄平。

周紫的白馬女兵本來就是周家的私兵,此時自然也就返回了襄平。